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作者: 半痕 | 来源:发表于2016-06-01 10:30 被阅读181次

    深夜三点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后,起来看完这部早已听闻的意大利电影,也果然没有使我失望,在六月的第一天凌晨看这部电影还是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先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句台词,也是电影的最后一段独白:

    岁月匆匆,我爱上了很多女人。她们总是问我会不会忘了她们,我总是说,不会,我不会忘记。可是在我心里,我唯一永远不会忘记的是那个没有问过我的人-玛丽莲。

    电影以一个战争时期十二岁男孩的视角展开,他居住在海边的一个美丽小镇,镇上有一天来了一个无比冷艳美丽的少妇,她的美丽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反而加倍折磨着她,女人忌妒她,对她恶语相向,男人垂涎她的美貌,但却不能欣赏她的灵魂,只想占有她的肉体。她的父亲在飞机轰炸后死亡,丈夫一度被传死于战场,后来终于回来,已经失去一只手臂,并受尽非人的折磨,此时她已经几乎对生活绝望,离开了小男孩的小镇。虽然随后她的丈夫在小男孩的帮助下找回了她,她以非凡的勇气重新在小镇安定下来,但是在那段特殊的时期,她无疑遭受了比战争本身还要今人胆颤心惊的苦难。

    十二岁的小男孩以他弱小的身躯做了最大的努力来保护一度孤苦无依的玛丽莲,他的爱或许是孩子气的爱,可是也正因此才显得更加纯洁,更加炽烈,更加深情,在莫种程度上更加伟大。不否认他首先是被玛丽莲的优雅高贵的外表所吸引,可是这并不妨碍他去欣赏她的灵魂。又或许,他只是被一种特质吸引,还谈不上灵魂,可是那种感觉那样强烈,以至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能感知到美丽脆弱的玛丽莲其实有一颗同样美丽的心灵,只是她的美貌常常使人忽略于此。

    战争带走了和平与安定,将男人带到战场,留下女人和小孩,以及无助的老人。美丽的玛丽莲在整部电影中都没有很多台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沉默的状态,似乎从她身上导演想要表现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声却又深刻的批判与反抗。战争使人丧失理性,家园离散,然而美丽的事物历尽艰辛后,依然会有那份暗藏的优雅。

    想起从前看的《朗读者》,同样也是小男孩爱上美丽少妇的故事,从这两部电影中可以看到故事主人公的极其相似的性格。并且背景都是设在战争时期。两部电影的女主角都有惊人的美貌,并且带着一种冷艳的气质,她们眼神深邃而遥远,行事果断决绝,沉默寡言,命途多舛。而男主角都是初涉情爱的少年,气质忧郁,性格叛逆,野心勃勃而又忍气吞声的活在一个角落,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无比痴情于最迟爱上的那位女子。这样的男女主角相遇本身就带有浪漫气息以及一种惊世骇俗的戏剧性。但是我深深的相信这种不被常人认可的爱情,自有它的力量。它往往刻骨铭心,深深影响彼此的生命。只有两颗无比真实的心灵才能碰撞出这样的爱情的火花,他们不逃避人的真实情绪,勇敢面对世俗的眼光,活出自我。真实,是故事的灵魂。

    有时候我们潜意识就会觉得像这么大的男孩不应该有这样复杂的情绪,他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远离情欲,傻傻地在家人的保护里慢慢长大。然而,事与愿违,孩子并不那么无知,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是那样的强烈,越是压抑他们的这些情绪,结局往往更糟,毕竟一切因果都会最终显现出来。而扪心自问,我们在这个年纪又和他们又多大的不同?

    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充满美感,弥漫着地中海的气息,海鸥在远处盘旋,房子都是别具一格,充满异域风情,海风拂过,一切都是刚刚好。使人不得不爱上那片土地,离开她就让人泣不成声,心如刀割。

    贯穿的主题曲也是悠扬而又舒缓,如同沐浴月光下,海风吹动脸颊,情人的唇撩动心扉。因此男孩最后把那张碟片丢到海里的时候,顿生凄凉。

    或许电影并没有试图去揭示一个宏大的主题,只是描述一种真实而又美的人的感情,电影无处不在的美感或许也就来自于它只是真实,细腻地表达人,背景或者文化等等都在这种人的感情面前逊色一筹。

    美的电影,美的爱情,美好的人。

    看完电影已经是凌晨五点多,内心五味杂陈,正是六月第一天,阳光大好,蓝天洗练,野花在田野自在舒展曼妙身姿,我看到的一切都好。

    在这个孩子的节日里,多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未来无限精彩的人生,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感。生命如此美好,值得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lh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