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藩镇是个什么东西

作者: 凯旋_d302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22:37 被阅读0次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一词也因此引起我的注意。

为什么一统中国的大秦帝国没有这个问题,巍巍强汉也没这个问题,偏偏唐朝遇到了这个问题?

并且藩镇和唐朝的生命周期时刻纠缠,最终把一个四方来朝的巨人整的奄奄一息,直至衰亡。

我们都知道,秦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郡县制,中央政府组织是三公九卿制,汉朝基本全盘采纳了秦朝的治理体系。也就是说,汉朝政府的组织架构为中央——郡——县,一共三级。这是一种非常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地方郡的最高长官成为太守,和中央的九卿级别对等,均享两千石的俸禄。因为层级少,所以秦汉官员升转非常灵活。

中央和对地方政府的管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汉朝的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选拔任命。但是地方政府除长官外的其他官吏,汉朝称掾属,均由地方本地人担任。二是中央政府会派中央的官员——刺史,对地方政府进行调查,而调查内容也仅仅限于六个条目。由此可见,汉朝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干涉有限,中央放权给地方,地方因而有更大空间来进行行政管理。

唐朝情况则不同。政府层级多了,并且地方权力小了,中央集权倾向比汉代明显。唐朝由下至上分别是县——州——中央。县分为上中下三等,在唐代,州的行政长官被称为刺史。唐代中央并列的两大权力,行政权由宰相把持,监察权由御史大夫把持。御史大夫掌管御史台,御史台分为左右御史。其中左御史负责监察中央政府,右御史负责监察州县地方政府。这就导致观察使和监察使实际权力在州政府之上。

因为唐代版图广袤,为了强化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唐中央派遣监察官员巡视边疆,并赋予该官员全权调度的权力,这个官员就是节度使。唐代治理者本想通过节度使加强中央集权,牢牢把边疆权力攥在手里。但是因为节度使权力过大,且没有足够的制衡力量,最终形成军人割据,也就是藩镇。安史之乱由此产生。

中央派大吏赴地方,剥夺地方官职权,而结果中央派去的全权大吏在剥夺地方职权后,回头来反抗中央,最终灭唐。

好比养了只极其彪悍的猛兽看家护院,结果却被猛兽反噬。

有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事情运转也是好的,但是一旦运转起来,事态就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去了,修修补补无济于事,断臂断腕无力回天,只有眼睁睁看着划向深渊。

出发之前,对事情的预见性格外重要。除了环境、制度、形势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幽微的人性。

相关文章

  • 唐朝的藩镇是个什么东西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一词也因此引起我的注意。 为什么一统中国的大秦帝国没有这个问题,巍巍强汉也...

  • 放纵享乐给君主看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 唐朝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时期,为应对边疆的复杂形势,在边境设立了节度使。后来,节度使逐渐掌握了地方的军政大权,遂引发了安史之乱。安史...

  • 成语故事:垂头丧气

    唐朝,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代。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因为政治上的腐败、堕落,各地的藩镇,拥兵自重,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 隋唐1210|藩镇乱世残喘百年

    安史之乱是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事件,在这一事件后,李唐王朝逐步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各地藩镇开始做大。在这种强藩镇...

  • 垂头丧气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各地的藩镇,都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方的两大藩镇李茂贞、朱全忠为了控制当时的傀儡皇帝...

  • 诗词:晚唐诗人识几个?

    晚唐大体从836年至907年唐朝灭亡,这个时期唐朝覆亡之势已经很明显,同党之争、藩镇割据,很多人或者投身幕僚,但报...

  • 坚持是一种美德24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

  • 20190426笔记《危机与重构》

    本书主要着眼于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历史,从政治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期藩镇的考察,分析了唐朝能够成功度过安史之乱,...

  • 五代十国混乱半个世纪,赵匡胤“一条杆棒打天下”?

    唐朝末年,皇帝大权旁落,各地藩镇坐大,发展到最后产生了朱温、李克用等超级强人;唐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迫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朝的藩镇是个什么东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mq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