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意志力,很可能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我们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才会表现出“有限的意志力”,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放弃思考,屈服于眼前的休息、娱乐、即时满足……
我们心理上认为“意志力即将耗尽”,从而感到疲惫,但只要不这样想,就可以一直使用意志力,去获得更佳的表现,大脑预测暗示自己还有意志力,才不会表现出“自我损耗”。
延迟满足是个伪命题吗?抑制自己去做某件事的冲动,这个能力主要受前额叶皮质控制,而它在青少年阶段会不断发育的。所以延迟满足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这样的观点可能是错的。
所以我从大二把微信昵称改成“第二颗糖”出发点是想让自己在诱惑面前能够延迟满足,回看5年过去了,不管是在大事还是小事上这个延迟满足并未在我生活中出现几次,因为这个实验结果,对我的生活其实毫无波澜,我依旧延续着旧习,难以改变人的本性情绪脑,因为我也并非去刻意练习。
只是一味的这个“实验”加以灌之很好的名头罢了,它并没能做到时刻提醒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长远,延迟当下的欲望。
因此,第二颗糖其实并不甜。
人是喜欢寻求解释的动物,总是倾向于把许多不足和缺陷,解释为自己缺乏某种特质,从而令这种不足和缺陷变得更容易被接受,避免产生认知失调。
但这样做对于弥补不足和缺陷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当我们用一个虚假的理由去获得解释和安慰时,往往就很容易忽略真正的问题,以及真正能够解决它的方法。
反过来,如果你相信意志力无限,那么至少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有信心的。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你就不容易把它当成一种压力、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你会把它当成一种挑战,让自己兴奋起来:又有新的挑战可以让我大展身手,来帮我提升“经验值”了。
你会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从而充满激情。
书中又说到,个人成长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环境和外部世界的信任,二是良好的认知能力。
回头看自己这二十几年的生活,总觉得自己的个人成长很难慢很浅,看到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反思了一下,还真的挺对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对所处的环境和外部世界的人和物保持足够的信任,因此总是带着戒备之心在为人处世,总觉得别人对我好也是需要我回报的,没有一个人是真心的,把自己的世界装饰成了“被害妄想”的世界。
关于良好的认知,一直在学校,被学校被家里人保护得很好,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很是单纯,很多事情只能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质,察觉不到事情的第一性原理,认知浅薄,还自视清高,总觉得自己很牛逼(不是自信而是自卑导致的盲目自负)
读书太少,见人太少,见的世界太少,因此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的,得改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54057/2f6abaa5a0d3d16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