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被“育儿焦虑”驱使着,不知不觉地越过边界,去干涉、操控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其实这剥夺了孩子表达真正需要的机会,孩子会被塑造为被动的共情者,父母则不知不觉扮演了“情感吸血鬼”的角色,他们把自己的期待、要求加诸孩子,希望孩子按他们设想的样子发展。如果未如他们所愿,就会感到挫败、委屈、痛苦、愤怒,父慈子孝一去不在,若还在的话,更多的是孩子在宽容父母了,父母却歇斯底里任性起来。
“育儿焦虑”说白了就是因“内卷”引起的。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古登威泽尔在1936年使用“内卷化”来形容某文化模式达到某最终形态后,无法自我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复杂化。
仔细看现在这些育儿困扰,放在几十年前根据不会让人心烦。缺吃少穿,孩子会挑食?高等教育只属少数精英时,孩子不喜欢读书更好,还可以让他早点出来赚钱。现在物质生活富足,大家都具有“内卷”的条件,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飞速,你无法假装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育儿焦虑便由此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