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抬头往向窗外,满眼的绿色随风自在摇曳着,生机盎然,没有比这更生动的风景画了。
今天的冥想是正念倾听。把其他的感官全都合上,只留下灵敏的双耳。
左耳里听到的是厨房里菜刀、食材和砧板三者有节奏地碰撞发出的声音,右耳里听到的是树上的鸟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对唱,交谈甚欢。
只要我们用心倾听,总能听到大自然的交响乐。
海浪的声音、雨滴的声音、整宿的蛙鸣……当我们走进声音的世界,就会不难发现,声音也是大自然的馈赠。
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之书》中写到:“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屏障,真的去倾听万籁?”
在他看来,“只有不投射任何欲求,才能听得出声音里的意义”。
我尝试着不投射任何欲求的倾听,真的不容易做到。
我们心中有多如发丝的欲念,我们力求更多,而不是更少。这就导致在我们与万籁之间竖起一道又一道屏障。到最后,我们所能听见的只剩下欲念的回声。
万念作响,让我们心烦意乱。有时,我们甚至理不清回声的源点,任由它响彻心扉,惊扰了初夏的梦境。
此时此刻,班车匀速行驶在高速路上,发动机的嗡嗡声,车窗玻璃细微缝隙处的风声,座椅扶手在颠簸中上下左右晃动的声音……
倾听往往是最难的,无论是倾听别人,还是倾听自己。
“听我说完”,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如此执着于说,哪怕被对方打断也要力争说话的权利。
你听我说和我听你说之间,隔着一条银河的距离。
我听见了,我听见了你的声音,我听见了你心底的声音,那不曾对人表露的记忆拾遗,它们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般,一旦打开便欢快作响。
“妈妈,妈妈,妈妈……你听到我说的了吗?”一边是孩子用尽全力呼喊着,一边是妈妈不耐烦地敷衍着:“我听到了。”孩子露出失望地眼神,不想再多说一句话。
大人是如此沉迷于一个信息碎片乱飞的世界,以至于当孩子说“你都不知道海洋球球有多好玩”的时候,大人压根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倾听自己也一样不容易做到。自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生命当下的瞬间包涵着万念的聚合与幻灭。你可曾快速识别哪个欲念的声音高过了其他的声音?
无论你的耳朵听到了什么,请尝试接纳你听到的。
克里希那穆提说:“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在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
当山河澄明的时候,放眼长空,倾听当下这个时空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受内心各种欲念的干扰。
当万籁俱寂的时候,内观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并为之命名,或纷扰或清净,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完全接纳。
倾听他人的时候要做到无我,倾听自我的时候要做到无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