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丽斯.马蒂森(美)
第一节 :写作就像放风筝,既要放,更要收
作者认为:要讲好一个故事,既需要感性和激情,更要兼具理性与常识,要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做到自由切换。
先放任情感自由挥洒,再理性梳理调整。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要在放任和控制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就像风筝随风飞舞,那根线也要顺势而动,需要时放一放,必要是收一收。
作者的比喻我能理解,是说在叙说故事时,不能过于自由,飞出了掌控中心,但我觉得我们平时的比较更形象。
讲故事就像是一根树和它上面的枝条,都围绕主杆展开,主杆圆满,小枝条也结束。
讲故事就像彻房子,彻三层楼房和一层平房下的脚不一样,长篇事故和短篇故事的开篇布局也不一样。
第二节:想象力
对文学创作来说,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和人物的虚构是最核心的技巧
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提示出一定的道理和思想,人物和情节都是为故事服务的,为了故事的完整性,需要我们对故事进行加工,这就需要我们的想象。
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更有趣。
第三节:灵感来了怎么办
善于捕捉和记录灵感。零散的想法和灵感也许是无意间听到的基某件事,某个有趣的人,某段记忆,或者某个奇思妙想。
优秀的作家从来不会任由这些灵感消逝,而是及时将这些零散的想法作为珍贵的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合理的,然后围绕这个情景继续创作,直到将一个原本不成形的想法写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第四节: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在小说中,故事正因为有了冲突和麻烦,才最终达到戏剧化的效果。
只有在写故事的时候,完全地融入自己的感情,融入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故事才不会受到我们思想的限制,打开通往一切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恰恰也是最能吸引读者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避免麻烦和冲突,而在小说中,我们要尽量制造冲突和麻烦。
我深有体会,怪不得我的小说写不长,原来我是怕麻烦,在叙事的过程中,生怕节外生枝。
另外,别害怕运用巧合,合理运用巧合的另一种方法,是把故事设置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将巧合融入滑稽的场景中,以淡化离奇性。因为“无巧不成书”。
第五节 构思长篇小说时,如何保持头脑清醒?
一篇优秀的小说必备的三个基本要求:
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节、鲜明独特的语言
写长篇小说要有完整的故事大纲,写人物小传,
1、 记录读书笔记,为创作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需要具体的记录(如人物的特长或专业,故事发展的背景资料等)
2、 人物关系列表:故事人物中的关系要处理好,不要自相矛盾。
3、 事件年表.列好小事中各大上事件的年份,将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好,并添加相应的细节
4、 动机列表。简单罗列人物的行为动作,没有详细描述。
5、 人物履历
第六节:一个好的故事必定会有一个精彩的情节设置
无法用言语说出来的话,就用笔写下来吧!但是写着写着,写作就从一种表达的欲望转化成一种神圣的使命。
有料的情节不仅能推动故事的发展,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或者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怎样的情节才能让故事流动起来呢?就像河里的水,有时静默无声,有时汹涌澎,有时惊涛拍岸,有时温柔祥和。
小说不吸引人,有以下原因:
1、 事情之简没有关联性
2、 情节设置没有方向感
3、 情节设置有始无终
4、 没有引爆故事的情节设置
第七节:没有人能阻挡你对写作的热情
如果某天你想把写作当成此生的事业来做,那么一切都不一样了。
戴上了枷锁,写作就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选择,从一团漆黑看到一点光,需要一个人走上一段很长的路。
在叙事中避免这种“高明”的错误:
1、 间接叙事慎重使用
2、 极尽描述,但缺乏陈述
3、 悬念设置的不妥当
第八节:你究竟为什么要写作
“千古文章在,仕途一时荣”。写作赋予作家的外在的光环,让多少人为之迷狂。作家这种职业的存在已有千年之久。写作研究的是理性思考,感情表达。
我为什么要写作
一方面源于我的爱好与特长,从小就热爱,作家《写作课》的笔记及随想要输入(学习),这让我主动学习,增强了自己的阅读量和与世界接触的行动;
另一方面要输出(写作),这让我理清自己的思路,懂得表达。在这一进一出的过程中,我变得不再焦虑与紧张。
愿我不再放弃,坚持下去,深深浮躁的心,像杨绛先生写作,至到自己生命的终结。
第九节:作品越修改,便会越有趣
我们总把成功想得太容易,所以才会那么轻易失望。因为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决心,却低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
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作品越修改,越有趣。
将自己的文章放一两天之后,大脑已经不再受之前思维的局限,这时候再来看这篇稿子,思路就会清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