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古代“五帝钱”有大小之分,大“五帝钱”是指:秦半两,汉五珠,开元通宝,宋元通宝,永乐通宝。小“五帝钱”是指: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2776/43b0f62f4dd7c731.jpg)
它们之中规格有大小,价值有高低,比如:小“五帝钱”中如果是小平钱,最便宜200元左右一套,如果是大样可能要几千元一套,可以说,它们没有固定的价格,价值高低取决于卖的人,和是否真品以及品相好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2776/515209065695d15d.jpg)
民间传言“五帝钱”可退煞、挡灾、招财、纳福,此说法由来已久,在秦朝时期的民间就有此传言,那么,这传言的来源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古时候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2776/9adcbc78f3a75095.jpg)
而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不要说是文化程度低的古人,就算是现代人对神的崇拜有时候也很疯狂,这种场景我们应该见过不少,虽然这是一种唯心论,但是,也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2776/92d5d1c9eb0d46f4.jpg)
“铜钱”在古时候也称“泉”,顾名思义,“泉”代表泉水和泉涌,寓意为川流不息,源源不断,这就是“铜钱”能招财进宝,旺财纳福说法的来历。而“铜钱”是金属材料铸造的,相传“邪祟”怕金属,这就有了“铜钱”能退煞,挡灾的说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2776/b9e5132eb073e9aa.jpg)
就拿清朝来说,为什么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发行的通宝铜钱,被称之为小“五帝钱”,而不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发行的通宝铜钱呢?我个人认为,前五个皇帝统治期间,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税收合理,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发行的通宝铜钱自然受推崇,钱币之中含浩源正气,其“灵力”和“气场”充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2776/939f3d6185dc36f3.jpg)
而后面五个皇帝统治期间“硝烟四起”,“内忧外患”,为筹集军费而压榨百姓,这样的皇帝百姓当然不会喜欢,他们发行的通宝铜钱,冥冥之中含有隐晦之气,“灵力”不够,根本达不到“镇邪”的效果,也就是说,老百姓心目中有杆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