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桃花源记》为例呈现一个具体的文言课文的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
一、对课文进行教学解读,确定文本的要紧处、关键点
阅读文言文的学生肯定需要面对高于自己学习经验(包括生活经验,语文经验水平)的地方,而这样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地方,也就是学生理解和欣赏的盲点,很可能恰恰就是这篇课文最要紧处,是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下功夫的,是重点,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
1.初读课文结合助读材料,对课文教学要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单元导语、课前导语、课后习题等配套材料的关注与研读,本身就是教学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独立阅读过程中发现,发掘教学着眼点。
2.细读课文,从文本的具体段落、语句中确定文本要紧处、解读的关键点。
即结合1中得到的教学要点在文本中找到落脚点。
3.区分不同类型的文言现象,确定“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特殊语句为教学重点。
(1)难字难句 课本注解均已经明确解释,无需专门讲解。
(2)同中有异,课本已有注释的 教学时应该抓住时机予以提醒、指导。
(3)同中有异,课本未作注释的。这些点尤其应该成为教学设计时重点关注的对象。(似是而非而浑然不觉,学生显然是理解上有困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以特别的关注,并做归纳整理。
二、把握学生阅读“这一篇”课文的学习经验状况,确定同化、顺应的策略。
1.把握学生的学习经验状况,这里包含生活经验,语文经验。
2.确定同化、顺应的策略。
可运用图示原理,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同化与顺应,是有效教学的实现路径。(例如古今汉语的“缘”字的整个语义网络)
同理,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同学生以往接触过的其他文言现象做对照,尤其是同生活当中习用的成语进行参照,也是很有效的路径。
三、确定本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时既要有文化的高度,同时也要着眼于细部。
教学难点的确定应该基于教学重点的把握,而教学重点的确定,更应该遵循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确定教学落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