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读书让生活美好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之“中世纪波斯阿拉伯文学”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之“中世纪波斯阿拉伯文学”

作者: 梁梦婷 | 来源:发表于2017-07-11 18:21 被阅读27次

对波斯阿拉伯文学一片茫然的我,在木心先生讲述中好似窥见了一束微光,引我踏入初识之径。

感触最深的是先生对于东西方艺术创作的解剖——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我认为,木心先生的确抓到了根源。东方,如中国,是伦理本位的,怎么样都脱离不开家庭伦理道德观,怎么样都围绕着宗族而作;而西方,是上帝本位,虽宗教势力不容小觑,但也把人伦,国之外都包含到创作中去,也就是格局相对广博。讲真,个人感觉木心先生对中国甚至对东方的种种都有一种无形的偏见,我想,也许并不能轻易地偏见地去看待和比较两种不同文明和不同文化。孔子不好吗?那为何迄今仍有无数学者专家去研究他,无论对他是贬低的还是夸耀的,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孔子的确有一地的研究价值和存在价值。因此,无论读再怎么“制高点”的文学,都不可陷入其思维模式而无形中丢失客观与自我评判。

不过,还是敬佩木心先生的一句言——知道了古典,现代就拿到了。不通古典,无所谓现代。音乐也正是如此。正如当今演奏家们对民乐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追求,毋庸置疑,好的民乐演奏家,在不同风格中能够行云流水的演奏家,能够把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结合得恰如其分的演奏家,一定是能够游刃有余于传统音乐中的。而此处的“传统”,也就是木心先生所谓的“古典”。任何事物都有进化的过程,艺术,文学更是。拿音乐来说,若无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也不会出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那么,印象主义等更无从而来。

太喜欢波斯阿拉伯诗人的诗作。很洒脱,很格局,也很简单。最喜欢波斯诗人阿菲兹的诗:华美至极又简单朴素。

拿酒来,
酒染我的长袍。
我为爱而醉,
人却称我智者。

如此简单,如此坦诚,如此谦卑,如此放荡不羁。难。

无论是波斯第一大诗人鲁达基,还是传说无数的霍斯鲁,又或具有世界性风格的伽亚谟,都有悲剧主义精神和远见的格局。

阿拉伯诗人巴瓦希底极度吸引我,他只为少数和他同一水准的人写,世界之大,时间无穷,何必着急没有读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风王啸鹰db:波斯和阿拉伯在文化概念讨论时能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么?波斯文明和文化比阿拉伯历史要早的多,即使在被伊斯兰化之后也依旧通过发展出自己的什叶派来保持文明文化的独立性,几千年了,到现在依旧是如此,所以,波斯阿拉伯这个提法,是不是有问题呢
    梁梦婷:@风王啸鹰db 谢谢指正~本人读木心《文学回忆录》刚好这两个文化是前后两讲,因此放到一起作为标题。对波斯和阿拉伯文化依旧不甚了解,仍需探究:relaxed:

本文标题:《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之“中世纪波斯阿拉伯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bm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