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人生成长中,影响我最深的当是我的母亲,我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是母亲把我一手拉扯大的,我成家后就把母亲从农村接过来与我们一起生活,直到母亲九十岁时离开我们。
我的母亲,姓杜,讳名玉兰,1924年腊月出生于淮阴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念过点私塾,在其一生中,她经历了民国战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风风雨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母亲积极参加并支持我爷爷和父亲从事的地方武装斗争,在我爷爷被还乡团抓捕杀害后,她和父亲也毫不畏惧,她和严凤英是当时黄集区最早的两个妇救会主任。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父亲蒙受不白之冤时,是母亲带着重病的父亲跑县委、省委数十趟,百折不挠,反复申诉,才终于使父亲在文革结束前,较早平反昭雪,也为我争取来了这个家庭唯一平等求学的机会。
在母亲相夫教子的一生中,作为母亲六个子女中最小的我,更深感其爱护和感教之恩。在我最早知道心痛的1976年,因为骑驴我摔破了额头,父亲为了救助我,跑炸了食道,撒手人寰,在别人无意的“克父”议论中,甚至在兄弟姐妹无言的埋怨眼神中,我虽年幼,但也深感自责,这时候是母亲替我承担了一切,并安抚我的兄弟姐妹日夜照料我,不仅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下来,还慢慢抚平我内心的创伤。在我最早知道人生挫折的1982年,我因中考前生病一个多月没能考上县中,是母亲引导我要牢记父亲让我好好读书的临终嘱托,鼓励和支持我继续求学,报答家庭、报答国家。在我大学分配不如意要远赴罗布泊从军时,是母亲拿东比西,亲情感召,让我深感家庭的温暖,也让我知道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让我从人生的迷茫中醒悟过来。在我学习和工作中,每当我取得一点点成绩,母亲都引以为豪,不断地鼓励我,是她让我最早知道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蕴藏的甜蜜……生活中这样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中,我深感自己如今身上保存的一点点做人做事的有用之处无不是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母亲待我们子女的功德又何止我一人,在母亲与我们生活的几十年里,母亲培育了我们大家庭的五世同堂。我大学毕业后,母亲教导我把哥哥姐姐家上中学的儿女一个个接过来培养,母亲不仅亲手带大了我们兄弟姐妹,还帮助我们培养了一大群成人成才的儿孙。她用自己一生默默的奉献,减轻了子女家庭的拖累,让我们安心地投身于工作,她用她不求回报的无私,帮助我们织就了一个个琴瑟和谐的小家庭,她的儿孙们无一不尊敬她、爱戴她!
在母亲陪我走过的年代,母亲一直是我们兄弟姊妹的精神依靠。是她培育我们养成了在挫折、磨难面前毫不气馁的意志;是她培育我们养成了兄弟相帮、姐妹相助、互敬互爱的家庭美德;是她培育我们养成了做人要懂得感恩、要回报父母、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淳朴情怀。
泱泱中华,何其伟大!似我母亲一般的母亲无不生活在我们身边,也许正因为有无数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才哺育和成长了我们如今伟大而优秀的中华民族。
我的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