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专题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4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4

作者: 轻声慢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22:47 被阅读0次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黄色和脾的气是共振、共鸣的。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生发。碧的、绿的、蓝的都是青色。入肝经的那些中药,大多数是青色的。麻黄没摘下来时—炮制之前它就是青绿的。很多青绿色的药,比如青皮,色青、入肝经、味清淡,是解肝经热毒的;还有青蒿,可以调治疟疾。

黄色的东西能调动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沧海一粟”就是指小米,最容易消化吸收。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或者吸收功能不好的话,就应该穿黄色衣服,家里装修应该刷黄墙。

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大地,你趴在那儿,你的脊柱就是最高的地方,就是“中央”。又是“中”,又是“央”。所以,脾吸收不好,小孩子面黄肌瘦的一疳积、食积,跟非洲小难民似的,怎么办?捏脊,提后背的最高处,就能促进脾的消化。

相关文章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4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在肉...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7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

  • 同读《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10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2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5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09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黄昏至合夜,天之陰...

  • 金匮真言,字字如金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金匮,匮 通 柜 也。 金匮,是古代皇室储存最珍贵经书的柜子。 金匮,并不是黄金做的柜...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20 脉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6肺

    西方和肺能产生共振,肺不好的人,多穿白色,多往西走。 肺开窍于鼻,鼻子是左右鼻孔交替工作, 现在人看风水用肉眼去看...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 按跷之道

    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go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