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大先生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千变万化不过一个“真”字,继续啃读第4章4~8节。
这几节感触最深的是两个字,一个是变,一个是兼。
1.教人变好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教人发生改变、叫教人变得活起来,变得有活力、生机勃勃。
朱永新老师解读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变让人发生改变。
从事教育的我们还要时时反思: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发问是灵魂之问,值得教育人日日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世间唯有变才是最永恒的,对整个社会影响最大的帮助当属教育。
2.好的教育是引人向上的力量。
教育是工具,可以解放民族、解放全人类。通过生活让教育成为真正教育。
朱永新老师解读:教育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教育可以让人自觉的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在哪里。教育是为了让人拥有力量,将可能性变成现实。
3.我主张学校要给人看。
大先生陶行知如此说。
朱永新老师解读:学校开放很重要,学校应接受各界的监督和帮助,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随时推门进校园、进课堂,了解学校正在发生什么,大家共同期望学校、教育未来能走向何方,还有哪些可能性。
4.大丈夫的精神。
大先生解释说,从事教育的人应该做人中人,这样的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能力,应该推及己人,拥有大公无我的精神,应该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应该做到不摧眉折腰事权贵。
这其实和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一脉相承。
5.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
大先生将智仁勇三个字解读的特别通透——
他说,不智而人的人是懦夫;不智而勇的人是匹夫;不仁而智的人是狡黠之人;
不仁而勇的人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的人是清谈之志;不勇而仁的人是口头之仁。
朱永新老师解读到:
智包括知识、学问和智慧,仁包含爱心、慈悲心和同情心,也是三要素中的关键素养,勇则指勇敢,毅力和决心。
若能将仁智勇三位一体,培养出兼具三者的教育新人,社会才有希望,教育才能方兴未艾,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才能是彼此润泽,彼此成就——实现爱的双向奔赴、变的双向奔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