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一:三年级男孩妈妈的连线
妈妈的问题: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写作业拖拉磨蹭,需要盯着陪着孩子写作业。
连线中孩子的表达:我写作业的时候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有时候光想着玩就慢了,然后妈妈吵我了,我就想:我就不给你写,我就磨蹭。
跟孩子沟通中采集到的信息:孩子不喜欢被妈妈吵,渴望被家长认同,渴望能够成绩好,向往自己也能够在班级讲台上,被老师拍照的高光时刻。孩子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能够清晰的表达,而且积极向好。
跟孩子连线沟通引导后:
孩子说提高成绩可以买卷子做。
愿意听取建议:
1、把每天要做的事情以任务表的形式出现,并自己记录(自我管理)。
2、在课堂上,已经听会的题,老师讲时继续听,让题从会到熟练,想把成绩提升到90多分。
3、写作业时使用计时器,写作业和休息定时交替进行(自我管理)
给妈妈的建议:妈妈要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去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在孩子自律和规则形成的过程中,不说教,而是给到孩子具体的可行的指导。不以情绪跟孩子对抗(并且妈妈的情绪还来自于其他事情的伴随情绪)。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引导和鼓励孩子最终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改掉之前不好的习惯,不能因为着急而过高期待。
连线二:五年级男孩的连线
孩子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在学校和老师关系不好,总是很心烦。
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给自己贴了人际关系不好的标签,其实是跟老师之间沟通不到位,有误解。自己完成了作业,班长却向老师反映他没写完作业。梳理原因是因为自己给老师留的印象容易让老师认为自己很多时候做的事情是不对的,所以被老师批评了,心里很不舒服。
沟通引导后,孩子愿意在自己的行为上作出积极的改变,比如:写字工整、作业早点提交,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让老师改变对他的印象。如果还有误解,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老师进行沟通,比如让家长帮助跟老师说明情况,自己跟老师沟通,以及通过自己行为的改变,让老师改变对他的印象。面对没有按照事实向老师反映的班长,可以明确告诉班长,让他跟老师澄清事实。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但或许出于我们的不理解或者是不准确的回应,没有及时到位的引导和支持到孩子,孩子产生了负面的行为和情绪。但如果我们家长如果能够接住孩子的话,接住孩子的情绪时,孩子也会以开放的姿态,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说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及自己可以如何去改变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向好的,缺少的是我们家长发现的眼睛,以及真正内心开放接纳的姿态和引导孩子的方法。
我们只有帮助孩子消除了学习之外的,影响学习的因素,有方法真正的支持到孩子,孩子才能够真正的把心放在学习上,不消耗,不内耗。
孩子的问题要趁早趁小去通过沟通和方法引导解决,否则问题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大。
抖音平台:搜索“心理学生活化家庭系统教育 王老师”,每晚八点直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