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冯梦龙的智囊,里面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它是在上等的智慧中拒绝打小报告篇出现的。
屠坪石出任浙中督学时,执法十分严厉。他任湖州巡按时,一些小人闻风而动,到处搜集一些秀才的过失。有一个秀才在一个妓女家过夜,保甲暗中打听清楚了,就将两人捉住送到署门,没有人敢给秀才松绑。署门开了,保甲将二人一同带进堂上,保甲跪在地上大声嚷嚷,诉说二人的罪状。屠坪石假装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地办理案头上的公文。保甲以为他真的没有听见,就用膝盖朝前移动,渐渐地凑到屠坪石的面前,离两个被绑的人却很远。屠坪石向守门的衙役挤挤眼,分开自己的手臂,示意衙役将秀才放走。衙役理解了他的意思,悄悄地走到保甲身后,将那个秀才放走,保甲却一点也不知道。屠坪石看书生已经出门,就抬起头来问:“秀才在哪里?”保甲回头一看,哪里还有秀才呢?不禁大惊失色,顿时连话都说不出来。屠坪石于是下令将保甲打了三十大板,戴上枷,然后将妓女赶出衙门。保甲被放出来后,见人就神色仓皇地说:“那次真是捉到鬼了。”秀才们都唾弃他,并感激屠坪石顾全了一个好色的读书人。从此,州中刁恶之风渐渐平息下来,而那个秀才也因为感恩屠坪石,努力读书,最后由贡生做到教官。
点评:人往往容易沉溺于女色,连贤者也在所难免。如果用这些来裁判文人、学士,他们中能完美无缺的就太少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点评让我一阵不适。我可以理解,屠坪石不想看到一个秀才因为小人所为而锒铛入狱,而且那个秀才最后也洗心革面,认真读书了。
但是说沉溺于女色并不是大的缺点,或者说用来评判文人学士并不适宜这个观点我并不认同。
是的,你可以有其他缺点,比如说脏话骂人、抽烟、喝酒等,这我都可以接受,因为人无完人。
但是沉溺女色并不是一件道德上正确的事情,男性对于美女确实有冲动,但是能不能控制住就需要考虑你的自律能力了。
我感觉真正厉害的男性对于这方面定然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的,比如说半圣人曾国藩,他之前就很好美色,但是他很认真的反省,最后改过了自我。
其实这样一想也不能说屠坪石做的不对,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且确实激发了一个可能身陷囹圄的秀才的奋发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