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总说,黄金就快要找到了,探矿器制造完成,玻璃城堡就可以动工了,可是直到父亲去世,玻璃城堡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
有人说,很羡慕珍妮特·沃尔斯的童年生活,因为玻璃城堡的故事里虽然充满着艰辛但看起来是那么的精彩、那么的有趣。
《玻璃城堡》这本回忆录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背后,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独立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的尊重,他们经历过房车生活,在很多地方居住过,直到后来定居在“韦尔奇”那所破旧的房子,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们独立赚钱、努力存钱然后相继去了纽约,在珍妮特的世界里,只要自己下决心想走,什么也不会阻拦自己。让自己做不成事情的各种理由滚蛋吧。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每个有趣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过去。
1 、父母、外婆
珍妮特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十七岁那年离开家加入空军成为飞行员),母亲曾经在劳军联合组织服务,他们结婚后父亲因为要赚钱养家所以退伍,在第二个孩子玛丽·夏琳出生九个月之后死了,父亲就开始借酒浇愁,工作也做不长时间,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差。
母亲是一位空想主义和特立独行的画家,拥有价值百万美金的土地却坚持流浪街头,父亲魅力超凡才华横溢却酗酒嗜赌,清醒时是天才,酗酒后却成了酒鬼、赌徒。迫于生计,母亲曾经在学校工作过一段时间,但生活依然不会好太多,父亲会想方设法偷走母亲的钱拿去赌博、拿去酗酒,母亲也并不喜欢那份工作,所以这份工作常常没做多久,母亲就继续了她的爱好,写作和作画,油画、木炭画、钢笔素描、泥塑、金属线雕塑、绢印、雕版画,有原始风、写实派等等。
珍妮特很喜欢她的外婆,外婆会帮她梳头发、会帮他们定规矩,会带他们看电影、会帮他们买新衣服。外婆家庭条件很好,外婆和外公有一栋白色的大宅,位于凤凰城,年轻时的外婆特立独行,热爱跳舞,热爱马匹,也喜欢讲三字经。外公有自己的牧场,外婆会帮助外公经营自己的牧场,再桀骜不驯的野马都会被驯得服服贴贴。但是外婆经常会与父亲吵架,认为父亲游手好闲。他们经常接受外婆的救济,但好景并不长,不久外婆就过世了,虽然外婆留给自己的孩子一些财产,但母亲宁远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依旧不愿卖掉那片会改善整个家庭状况的土地。
父亲嗜酒、嗜赌如命,母亲任性作画,收集各类废品,酒后的他们大打出手,但依然在一起,就像母亲评价父亲的那样“他让我们过着从不无聊的生活”。后来他们也跟随孩子的步伐去了纽约,住过孩子的家,也流浪过,最后在纽约的下东城找到了一个住处,他们过得很开心,珍妮特看父母的时候觉得家的模样似曾相识,但此时的珍妮特并不想接受那个地方,可她明白她会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因为父母遇到了一大群和他们臭味相投的人(游手好闲、反抗权威、乐在其中)。这是互相的尊重和充分的理解。
2、 小时候的逃跑生活
三岁那年,珍妮特穿着外婆给买的粉红色的宛如芭蕾舞裙的洋装在她搅拌锅里热狗的时候裙子着火,送往医院,她做了皮肤移植。几个月之后他们又开始了拖车、三更半夜逃跑的生活。他们在沙漠中生活,繁星点点的夜空下睡觉,这种生活在珍妮特看来觉得很幸福,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像正确体态的印第安人,他们到过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在沙漠中居住过(他们捉蝎子、捉蛤蟆、寻找黄金还有自己喜欢的珍贵的石头,也学会了如何在剧烈沙尘暴的时候逃生)、他们的饮食是没有规律的(也就是说有什么吃什么),后来虽然定居到了“韦尔奇”,但他们住在危房中,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父亲经常不见人,三天两头酗酒,母亲也常常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她们慢慢的学会自己赚钱、互相照顾。
3、 教育的价值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珍妮特的父母虽然生活窘迫,也有着各自很不好的习惯,但他们却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绊绊。
母亲一直很相信教育的价值。在他们漂泊的日子里,有时候可以念书,有时候没有。很多东西都是父母教会的,五岁之后母亲开始教他们阅读没有图片的书,父亲教他们数学,因为他的父亲更精于数学、物理和电学,父亲也会在他们睡前讲故事,虽然重复了好多遍,但依然绘声绘彩,他会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讲自己定义为英雄的角色,这是榜样的力量,父亲也会讲很多的趣事(比如:如何瞄准手枪、熊胆里的维生素A含量多大足以致命、辨别星星)。
父亲会在珍妮特需要的时候帮她组织采访稿、帮她提前排练,会在她读大学的时候了解她新学期课程的安排,并针对老师建议阅读的一些书籍讨论讨论(虽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自己的大学),他们虽然生活窘迫,但依然为了孩子的教育想办法赚钱,赚足学期学费。
努力、独立。珍妮特在韦尔奇读书的那几年,班级上的同学并不是很喜欢她,经常欺负她,饿肚子的时候她会捡垃圾堆里面的食物吃,后来她通过努力进入到了校刊工作组,编辑校报、卖校报,这一切也是奠定珍妮特独立的基础,同时也为她在纽约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有勇气面对不确定带来的勇气。这是父亲带给她的,在父亲清醒的时候,他会鼓励孩子学习游泳,他用教孩子游泳的事实告诉珍妮特人这一辈子不可能都依赖别人。在珍妮特决定要去纽约的时候,他虽然依依不舍,但依然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要热爱自然,要善待他人。母亲的艺术细胞也会让他告诉孩子幼苗生长在室外,就不能随便采摘,因为这样会毁了他们的特殊性,植物之所以生长在他该生长的地方就是因为为了生存而奋斗。她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瞧不起“不良少年”,因为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坏孩子。
爱看书的好习惯。在父母的影响下、教育下家里的孩子都很爱读书,他们会围在一起看书,后来各据一角,最后因为居住环境的关系也是躺在各自的厚纸板床上,借着手电筒或者蜡烛打出来的微弱光晕,沉浸在各自的书本里。
也正是看书的习惯、从小教会给他们的东西、让珍妮特懂得“只要自己够专心,学习是可以自己来的”每次遇到自己不懂的,都会找时间进行研究,
4、生活还得继续
后来父亲去世了。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的背后更多的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与苦难相处。父母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一生的全部,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十全十美的,看似拥有一切的背后也是奋斗所来。
珍妮特姐(兄)妹四人做出了各自的人生选择,萝莉成为了自由画家,布莱恩成为了警察,珍妮特成为作家,离开了第一任丈夫,莫林去了加州。几年后珍妮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她的第二任丈夫约翰)。
很多人一生都会抱怨父母、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环境、抱怨现有的处境。虽然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抱怨是徒劳的。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现在和当下。
WT是我的学长,以前被大家一贯称为“神通”,高三之前的那些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身边的同学都会请教他一些不懂的问题,父母也是生意人,高三那年迷上了游戏,逃课成了家常便饭,远在外地做生意的父母连夜赶回学校,父母的劝导、陪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后来也不愿意参加高考,我并不清楚陪读到后来同意不参加高考的这段时间他们究竟是如何相处的。后来在家里的经济支持下他和同学合开了一家车店,但经营了不久也关门了,身边的同学陆续大学毕业、结婚生子,如今他依然在游手好闲的做自己的事情。以他的情商改变虽然很难,但依然可以过好后续的人生,只是他不愿意。
尼克·胡哲在给自己的信中写道,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当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也许我们成为不了优秀的人,但至少能让活在当下的每段时光里不负自己、不负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