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子美:
顿首。
先生无恙乎?岁逢丁酉,时值初夏,与君书聊表敬望之情。
吾自幼熟读唐诗三百首,所念者皆游山玩水、咏物赠别之作也,惟子美之诗能体察民情,关心民间之疾苦也,甚慰。
先生生于唐,心怀鸿鹄之志;后遇安史之乱,实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也。平生郁郁不得志,几欲潦倒。呜呼!尚能哀民生之多艰。然先生忧国忧民之心昭然,为后人所赞许。虽雨夜破屋漏雨布衾似铁,难以由彻,仍坚守报国之志,念及民生之苦,由是崇敬。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本应为己而叹惋,却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何大义!时光匆匆,岁月更迭,今之高楼林立,大厦庇日,非昔日可比矣。然今之房价,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也。毕生为房而奋斗仍不可得者,谓之曰"房奴"。"奴"者,做牛做马之人是也!先生虽住茅屋,然则不必沦为房奴,岂不幸甚耶?
先生一生位卑未敢忘忧国,无奈政局动荡,民不聊生,有拳拳报国之心而无用武之地。垂暮之年,登岳阳楼,望日月乾坤,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实令人唏嘘不已。今虽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仍有年事已高者,子女却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数十载难得一见,谓之曰“空巢老人”。家人团聚,实属“难于上青天”,亦令人感慨万千。
先生一生四海为家,颠沛流离,思怀故土,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纸家书谈何容易;短数月,长则数载,而今日之信则一息可达,此为科技进步之利也。然社会之进步,有其利必有其弊;昔日亲旧之情血浓于水,今已日益衰减矣。君不见,每逢佳节,高堂儿孙本应齐聚一堂,对酒当歌,欢声笑语,而今却人手一机,玩得不亦说乎,视亲情如无物!而不知玩物丧失。怒乎?悲乎?
余尝羡君虽贫,志犹在;虽穷,情可嘉,人生虽苦犹甜。愿今人取其利,弃其弊;记之、惜之!
颂安。
晚辈卢生
时丁酉初秋
2017.9.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