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人生电影漫谈电影
电影投资未来五年的发展是怎样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电影发展前景的强

电影投资未来五年的发展是怎样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电影发展前景的强

作者: 怪兽看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7:05 被阅读5次

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现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从发展历程来看:对于中国来说,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成为了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对比于中国的股市。自1996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宏观调控之内的稳步增长,经济形势总体还是处于一种比较良性的发展体制之中。新一轮经济增长,虽然还难以确认, 但经济增长前景明朗。正因为股市对中国经济的的影响巨大,面对世界经济体的多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无论是小股民还是投资机构或者国家队都不能抵挡风暴。

自2017年开始,中国经济的的增速降低,消费已经占据了中国GDP的主导地位,股市下行。在全球新兴电影市场特别是中国等亚洲电影市场的带动下,全球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业内专家预计、中国将在5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将在未来的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数字电影和网络观影成为主流观影方式,影院业将朝着3D、VR等注重体验的方向转型升级。

从发展历程上来看:

(1)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

(2)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

(3)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首拍了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这期间,大量的武术动作片题材的影片诞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当》、《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时,武术动作片有了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韵.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达到609.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约5%。北京电影学院最近发布的《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认为,受益于数字技术发展,全球电影产业实现较快增长,进入“白银时代”。预测,未来5年网络视频和影院票房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6%和4.4%。

中国电影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院建设提速、影院银幕增多,电影得到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观众的接纳与欢迎,尤其是拥有高消费能力的年轻观众增多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12年的4.4亿,增长2018年的17.16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5%。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8年609.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快速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与美国电影市场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

发展不足: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总结

中国电影产业“去泡沫化”的趋势已不可挽回,在制片行业尚难规范之时,众多中小成本的类型电影很可能“横空出世”,通过影片质量赢得口碑与票房,让国产电影跨入新的阶段。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们可以对这个结论进行补充。因为“中小成本的类型电影”一词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因为“中小成本”几乎是很难实现科幻片与歌舞片的制作的,而在电影审批制度更新之前,恐怖片的拍摄局限也难被逾越。在这种情况下,类型化电影可以在中小成本的制作标准下可能实现。更多影视资讯可关注公众“影视认筹”。想了解更多影视细节以及影视投资知识的朋友可以联系下图微信, 有好项目推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投资未来五年的发展是怎样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电影发展前景的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cx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