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几篇文章,对保湿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做了简单描述。认真阅读的小伙伴,应该有所收获。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如何做好皮肤保湿,这篇是理论篇,再接着是实操篇。
皮肤的含水量,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喝进去的水分到达皮肤的水量;2、表皮层的保水能力;3、由于蒸发皮肤表面损失的水量。要想保持皮肤水润、饱满,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

正常喝水
甄垚反复讲过,皮肤中的水分,绝大多数是通过喝进去的水分,经过人体各个系统协作,输送到真皮层,在经过层层渗透,最后到达表皮的角质层。如果每天饮水量不够,皮肤得到的水分自然就会不足,水分的源头断了,使用多么昂贵、有效的护肤品都无济于事。补水,要从源头开始。
因此,皮肤保湿的第一步,首先是正常喝水。水分的摄入,不单单是喝水,还包括了饮食、饮料等摄入的水分。关于每天喝水量,有很多标准,就甄垚自己的理解,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不能简单机械的理解,一定要完成书本中的标准喝水量,以自己舒服为标准。不喜欢喝水的小伙伴,可以泡茶喝,也可以榨果汁喝,一样可以达到补水的效果。

加强皮肤的保水能力
甄垚在《为什么天天补水,皮肤还是干燥、脱皮?》中有详细分析,表皮中的水分,主要储存在表皮细胞内和细胞间质双层脂质之间。细胞内的水分主要被天然保湿因子(NMF)吸附住,防止水分蒸发流失。细胞间质之间的水分,被双层脂质包裹在中间,脂质体是疏水性成分,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和外界水分进入人体,达到保湿的效果。因此,加强皮肤的保水能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补充天然保湿因子;2、修复受损的细胞间脂质
●补充天然保湿因子
角质细胞内的天然保湿因子(NMF)锁水能力不足,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导致皮肤缺水,如果这时及时补充一些天然保湿因子(NMF),可以加强细胞的锁水能力,缓解皮肤干燥。能够渗入细胞内部,发挥锁水能力的主要成分有:甘油、尿素、PCA钠、乳酸、各种氨基酸、糖类同分异构体、泛醇、寡肽级透明质酸,以及钠、钾、钙、镁等矿物离子。
这些成分都是出色的保湿剂,可以渗透进入细胞内部,加强角质细胞的保水能力,达到深层保湿的效果。在一些出色的保湿精华、乳液、面霜中,经常会看到这些成分的身影。有的产品会实质添加,有的添加量比较小。在实操篇,我们再详细分析这些产品。

●修复受损的细胞间脂质
大家还记得表皮细胞的“砖墙”结构吗?角质细胞相当于一块块砖头砌在一起,细胞之间被细胞间质填充,相当于砌墙用的水泥。由于皮肤护理不当,比如过度清洁,或者其他原因,细胞间质中所含的脂质减少,皮肤屏障能力降低,细胞间质的锁水能力降低,水分蒸发,导致皮肤干燥、缺水、粗糙,屏障能力降低,因此,适当补充细胞间脂质,可以修复受损的皮肤,提高皮肤的保湿能力。
细胞间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固醇(25%)、神经酰胺(50%)、游离脂肪酸(15%),很多修复类产品中经常见到这三个成分,尤其是各种神经酰胺,更是商家炒作的重点成分。其原理就是补充细胞间脂质的成分,修复受损皮肤,加强保湿能力。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有些产品单独添加神经酰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神经酰胺单独使用,可以发出细胞凋亡的信号,加速角质细胞脱落。所以,在含有神经酰胺的产品中,一定要上面三个成分搭配使用,才可以起到修复的作用。
关于受损皮肤的修复,这里就不展开详细分析啦,将来在写敏感、红血丝皮肤的修复文章时,在详细讲解。

阻止水分蒸发
在特别干燥、寒冷的环境中,靠皮肤自身的保湿能力,已经无法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袭,这时要在皮肤表层建立一层保湿膜,达到保湿、锁水的目的。这层防止肌肤水分蒸发的保护膜,主要有两部分组成:1、保湿剂;2、油脂
●保湿剂
保湿剂可以吸附在皮肤表层,通过抓住水分子,维持皮肤表面湿润的状态,达到保湿的目的。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尿素、PCA钠、乳酸、各种氨基酸、糖类同分异构体、泛醇、透明质酸钠、海藻糖、银耳提取物等。
这些保湿成分,有的分子量比较大,比如透明质酸,不会进入皮肤内部,会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透气膜,吸附住水分子,防止水分蒸发。
这些保湿剂几乎是所有的护肤产品中必定添加的成分。只是根据目标客户的不同、价格高低,使用的保湿剂种类不同。一款好的保湿精华和普通的保湿精华,主要差别就在选择什么保湿剂。

●油脂
只靠皮肤自身的保水能力和化妆品中保湿剂的锁水能力,无法应对干燥、寒冷的环境,达不到防止水分蒸发目的。这时就必须使用油脂,在皮肤表层重建一层油脂膜,达到保湿的目的。
油脂成分主要分为两大类:1、封闭剂;2、润肤剂。封闭剂是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密闭的油膜,防止水分蒸发,一般用在一些保湿能力强的产品中。常见的封闭剂有矿物油、凡士林、蜡。如何成分中含有这些成分,并且排位靠前,通常滋润度比较高,保湿能力强,适合干性皮肤和干燥寒冷的季节和地区使用。
常用的润肤成分有:植物油、合成脂等,种类繁多,这些润肤成分有极少部分可以渗入皮肤内部发挥作用,大部分和封闭剂一样,停留在皮肤表层,构成皮肤的保护膜,发挥锁水、保湿的作用。这些润肤成分铺展性好,能深入进入角质层表面不平的沟壑中,填平角质层,润滑肌肤。
一款产品,选择什么样的油脂成分,决定了这款产品的滋润度,适合什么类型的皮肤,以及适合什么气候条件和地区使用。有些小伙伴老是感觉皮肤干燥,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使用的乳液或面霜过于清爽,油脂成分含量少,或者使用的油脂过于清爽造成的。如果根据皮肤性质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油脂成分的面霜或乳液,在实操篇再详细讲。
综上,要想做好皮肤保湿,必需要保证饮入足够量的水分,皮肤保水能力正常,选择适合皮肤性质的产品,防止水分蒸发、流失,才能达到保湿的目的。实操篇分析如何选择、搭配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