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互动中,在哪些事情上应该尽量对孩子说实话,在哪些事情上又尽量不要对孩子说实话?不少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普遍感到很困惑。
如果什么事情都对孩子说实话,传递真实客观的情况,又容易打破孩子的那份宝贵的天真;而倘若什么事情都不对孩子说实话,孩子得到的总是扭曲的信息,又容易让孩子感到迷茫。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
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原则和方法呢?
如果要简单的进行把握,那么大致可以这样来进行区分。
涉及物事方面(包括故事中的人,以及其他非现实生活中的人),与孩子的交流引导中就多一些感性,多一些天真和梦幻。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回答孩子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孩子在好奇心的趋势下所进行的各种探索等等。这些情况下,大人就不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过于拘泥于客观真实,乃至执着于去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等等。这些时候,“真实”以及“正确的答案”并不重要,孩子想象力的拓展和兴趣的滋生才是最重要的。
而如果是涉及人事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父母、小朋友的互动等等情况,则多一些理性,多一些真实和客观。
比如大人要出门上班,就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妈妈要上班去了,晚上就回来。”,而不必为了安慰孩子而说“妈妈下去买个东西,很快就回来了”,这样的话反而会在孩子的期待与实际情况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无形中增加孩子的焦虑和迷茫。
再如,孩子想和其他小朋友玩被排斥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很正常啊,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想和他不认识的小朋友玩的,就像你有时候也不愿意跟不熟悉的小朋友玩,是吧?”,这种情况,只要大人不在意,能够做到淡定平常,孩子一般都能够承受这些小小的挫折。
再比如,大人有事儿要办理,而孩子却要缠着时,也可以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爸爸现在要做什么什么事,你可以自己先玩着等一会儿。”,孩子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并且有了明确的期待后,一般都不会胡搅蛮缠,即便刚开始有一些,在经过几次之后大都会很配合。
或者有时候大人很疲惫,实在难以支持孩子的陪玩要求时,也可以真诚而温和的告诉孩子,“妈妈实在太累了,想休息一会儿。”,向孩子告诉自己真实的感受,往往更容易获得孩子的接纳,因为你的态度、言语并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被抛弃、被忽视。哪怕孩子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接受,也比自己强撑着应付,而又把不耐烦,厌恶等等这些情绪洒向孩子要好得多,因为这样孩子感受不到真诚的关爱和接纳,更容易滋生失落、叛逆等各种负面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