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参加夏校,第一次国际航班独自往返,难免惦记。
看她进安检,背影瘦弱而坚定,我后悔没和她拥抱一下。眼睛盯着她,心里盼望她拐弯时能回头看我一眼。孩子义无返顾,直接消失在转角。我想起龙应台那句“不必追”,这分明是追不上也追不回,所以,还是别追🤣
此时此刻,我清晰感觉到作为家长,送孩子自己出门,最不容易也是对孩子最大支持。
图片发自网络在T3航站楼餐厅,我搂着她问:“你好像都没有犹豫过,怎么做到的?”答:“出去看看挺好,没什么可犹豫。”我心生敬佩,这么淡定…我怕是做不到。
她从2岁就在深夜独自去卫生间,有时侯半夜站在我床边唤醒我和我一起睡。那深夜里小小身影,声音糯糯的叫妈妈,真让我感慨万千。
母女一场,如今我意识到,从她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意味着正在开启一场分离。她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穿衣吃饭、冒险尝试…一次又一次,无论是她主动,还是我引导,哪次不是为着有朝一日离我而去还依然安好吗?孩子们总是跃跃欲试,放不下的是家长。所以如果孩子太腻着你,也许要想想自己做过什么,以至于孩子总要依赖你。
我与朋友分享心情,她说我们到最后其实有点可怜。心里希望孩子优秀,可她越优秀越会向往更高更远,我们将来老了,见一眼孩子都难,更不要提指望他们养老。
朋友的话是事实,我本想开导她想开些,但想到作为父母亲,特别在我们中国,有几位不是倾情奉献?不舍得是自然、是常理,所谓“得体的退出”不会像说句话那般简单。索性不再多说,倾听为上。我知她之所以这样讲,正是因为心里知道,自己会选择送孩子远行,尽管舍不得。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家长们多数选择尊重孩子意愿,送孩子乘飞机、火车踏上另一段远离父母的人生路。
在外求学期间,孩子们个体差异表现明显。曾有家长对我讲,孩子在高中时候恨她,说母亲事事要管,人生被母亲毁了,可上大学却打电话回家痛哭失声想念妈妈。我很无奈,因为时下这样例子数不胜数。这位母亲对孩子如此表现竟然很欣慰,甚至有沾沾自喜者。她们觉得孩子终究还是明白了母亲的苦心与不容易,殊不知这正是因为长期被父母设定、包办…才会导致孩子对外界适应不良。
图片发自网络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逻辑问题,就是对父母来说孩子想家意味着父母很好,因为值得想念。那么孩子想家或者总想回家,总感觉到底还是家好,会怎样呢?有可能会让他在校度日如年,会忽略校园精彩,会看老师不顺眼,会不爱上课,会更宅,会无聊到迷恋游戏…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孩子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大学生活,他们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还有人觉得已经完成父母任务,终于松口气。曾有高中生对我说过自己“再忍三年”。长期习惯被动,忽然面对大学的自由,他们确实不知如何安排自己。
从心理学来讲,人们往往更喜欢熟悉的事物,因为不熟悉意味改变,而改变是“舶来品”意味着陌生、不安全。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言而无信深恶痛绝,也许孩子已经行习惯行动失败与被指责。
现在突然失去父母老师的耳提面命,周围充满陌生人、事、物,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少数适应能力强一点会好一些,自己确认一些方向目标,继续前行。其他人还有一部分会继续选择跟随,不用思考太多,跟着节奏按部就班。再有一部分,恐怕就是家长们鞭长莫及后常说也是最不期望的“放任自流”。
图片发自网络家长对孩子如此爱之深,因为爱所以不忍心他们跌倒,因为爱所以忍不住帮他们完成,因为爱所以想替他们报专业。这些爱的行为,确实会帮助孩子少走弯路,但我们也不妨试想一下,假设有一天你不在身边,他路遇陷阱怎么办?或者已经掉进去怎么办?
作为母亲,会担心、会惦记…但我们其实还可以️有祝福、有支持,我们更可以有能力、有勇气放下担心,目送孩子走远。让孩子时不时想起你,不是痛苦思念~我们更不必以这种方式寻求身为父母的存在感。
后记:有一次妈妈说:“我问宝贝有没有想姥姥,她说会想起我,但不是思念,呵呵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