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磊少
01.
如果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都需要用价值和意义去衡量的话,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我们都是在做无用功。
但生命本就是用来体验的,为何非要用这两个标准去评断?
内容创业,知识付费,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说罗胖就是个胖忽悠。也有人说,正是因为他,让自己彻底改变了命运。
而内容创业和知识付费就像受气的小姑娘,本来花枝招展,人见人爱,却因为人们的误解,弄得愁眉苦脸,饱受争议。
02.
的确,内容创业,知识付费近年都比较受人追捧。自媒体平台也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利益诱导,一时间还兴起了抢人大战,很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人把内容创业,知识付费视为逆袭的机会,也有人将之视其为新一轮的“忽悠入口”。总之,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人因此得利,实现了逆袭。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在其中挣扎,迟迟不能上岸。
但我们总不能因为大部人的不行,就去否定了这个行业。如果真要这样的话,那么请问,那些因此而逆袭的人,又该怎么看?
当机会摆放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看到的人十有八九,但最后做到的人往往只有一二。
03.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被忽悠了,那他最应该反思的是自己,而不是怪罪于他人。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选择了内容创业,就应该清楚如果自己不成功的话,将来所要面临的局面。
为内容创业煽风点火的人没错,错就错在我们太容易轻信他人,以至于失去了对自己基本能力和实力的估判。
自己不长进,去责怪一个app,去怪责一个“导师”,去归咎于别人口中的逆袭模范,有用吗?
04.
知识都是有用的,关键看我们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
自己学习能力有限,然后选择去听听别人的经验,扩展能力边界,并没错。而为知识付费,那是对别人的一种认可与尊重。至于你听了,能落地多少,改变多少,这是一个自我认知与实践的过程。一般而言,别人替代不了,也不可能替代。
可我们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思进取而去怪罪别人。那样只会让我们再次陷入学而无效,继而再学依然无效的恶行循环。
另一方面,对于输出价值的人,最好是别做保证与承诺,因为人一旦失败,往往习惯性先找外因,于是输出知识的人就成了罪魁祸首。
然而,他们真的很无辜。
05.
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做,但我却不能替你做。
内容创业者,第一要务应该是最好内容,不然再好的变现方式都会黯然失色。至于自己做不好了以后去反噬输出者,是不可取的。
诚然,输出者为了利益会夸大其地位身份,放大其营销效应,但作为接收者而言,理应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仅要懂得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还得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6.
严格来说,内容创业,知识付费是利大于弊的。但总会因为大部分人的不得志,而让这个领域蒙灰。
但我前面也说了,生活中的事情,并不都是要用有价值和意义去衡量。就拿写作来说,难道我们的收获仅仅局限于自己能变现多少吗?这样未免太狭隘。
我不否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内容创业。但很多时候,经历比结果更重要。
当然,结果主义者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在他们眼里,不到终点的旅程都毫无意义。对此,我保留我的看法。
但我们终究还是要明白一点,造成自己失败的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而不是他人。内容创业如此,知识付费也一样。
(码字不易,若觉可读,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