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就像开始这个系列的练笔第一篇文章所说的一样,当我在标题栏敲下“写给生活的一百封情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和生活讲和了。毫不无意外的,今天同样也只是想在这个系列里面,写一些轻飘飘的不能激起任何波澜的话,当递给生活的投降书也好,当写给自己的祷辞也好。
早上莫名其妙地被母亲一顿批头盖脸地一顿说,原因竟只是前几天愚人节我在朋友圈说了一个“我结婚了”的整蛊。这不是我和他们第一次和他们因为小事发生意见分歧,或者说,我们这么多年来,彼此迁就着,维持着最浅表的和平与体面,但是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那流淌在深层的暗潮涌动便不顾一切地铺天盖地而袭来。
我们大概已经十五年没有一起生活了吧,尽管现在的我也才不到二十五岁。父母在我的脑海里是什么样的呢?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总结,不知道是他们太善变,还是后来的我长大了。记忆里同年时代的父亲宽厚而饶有趣味,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是温柔而富有耐心,那时候一家人因为父亲的病生活得很清贫,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快乐。那时父亲带着我坐在院子里一起晒着太阳看书,他或是捧着厚厚的《红楼梦》,或是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三国演义》,母亲曾说当初她喜欢上父亲就是因为父亲看书的样子专注得让人觉得周边的世界都静止了。那时候我也常常坐在父亲的身边,看着他看书,或者也跟着一起看书,他带我阅读童话,教我查字典,带给我生命之初的对文字最朴素的感知。那时的母亲常常把我弄坏的裙子一点点缝合起来,即使再大的口子,在她的手中都会变得如同崭新的一般,她的手很巧,即使用白线缝黑色的衣服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写给生活的一百封情书 NO.9如果日子一直按这样的节奏走下去,大概我永远都会是他们羽翼下护着的小公主,即使生长到现在,也会是一个很娇气的小女孩儿吧!但是生活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十岁那年,我成为了大家口中所说的留守儿童,然后开始长达十年的野蛮生长。你感受过最深沉的孤独是什么?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去医院?还是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这些对于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常常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度过每一个寒暑,漫长的三个月假期,一个人等着日上三竿、等着夕阳染红整个天际,然后在心里默数着漫长的一个人的生活,我又熬过去了一天。那时候陪伴我最长时间的就是书和看了无数遍的肥皂剧,有时候我回头望向小时候的我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问自己,后来的我喜欢上文学史因为小时候父亲带着读书形成的习惯,还是只因为无数的名著带我走过了漫长时间的孤独。我试图从早年那些不算正面的经历里面找到我当下性格中存在的缺点来源,通过无数次的解构来看透自己的本身,可是无数次地记忆回溯到最后总会在“父母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应该尊重理解他们”这一个转折点上戛然而止。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我的性格里面多多少少是有一点凉薄的,很难与人亲近,即便能够和别人说上几句话,也会帮助别人,看见流浪汉也会试着双手递上钱以示尊重,可是我自己知道我的心里有多么害怕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我试图说明这个东西,但是我的脑子里面得出来的结论永远都是“与人为善是基本修养,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需要撤出心理设防。”
许多年后我也曾认真读过加里斯托弗的《亲密关系》这一本心理学著作,也无数次尝试治愈漫长的独处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心理障碍,可是年幼时候经历过的事情就像纠缠在生命之树上嵌进骨血里的藤蔓,任由我怎么想摆脱它们,它们都是会深植在我身上的阴霾,如影随形。我永远坐在十五岁的我冰凉的长椅上,等待着医生告诉我,我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听他说如果总是会痛经的话有可能会引起不育;我会一直记得无数个黑暗的夜晚,我穿过长长的林间小路,一边走路,一边在心里嘀咕千万不要从林子里窜出来什么东西,因为我走过的地方是乱葬岗,我会害怕;我也会记得一个人度过的那个高三除夕夜,邻居家打牌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我坐在床沿上看着春晚,听主持人说祝我阖家团圆。即使心已经被戳成筛子了,还是要故作坚强地在当时喜欢用的扣扣空间里细一篇叫《乖》的散文,昭告天下,即使我一个人也同样能够拥有一个很不错的新年,可事实上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花了一天准备的一桌子的家宴最后百分之八十都倒掉了,买的一瓶酒倒是陪着我枯坐了一晚。
有人说如果童年不幸福的话, 那么长大后便会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会有一种抱负似的补偿,比如长大之后的我会拼命买一些小时候喜欢但是没零花钱买的书、一有时间就会疯狂地做一桌子菜就是因为十六岁的时候没有去学厨师,还有那些没有得到的爱,到最后都成了我与另一半相处的障碍。清楚自己是一个大叔控,或者说是一个重度恋父情结患者,是十七岁时候就知道的事情,长到现在也一直践行着这一准则。与其说我喜欢大叔是因为他们成熟稳重,还不如说我试图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找到父亲的影子,甚至我要的连爱都不是,要的只是有人能告诉我未来该怎么落脚的指导。我常常享受于异地恋那种无拘无束的日子,不用照顾我,我也不想被照顾,因为总觉得那样亏欠了对方,更不想对方成为我的掣肘,来去皆不再听自己的主见。我当然也喜欢那种粗茶淡饭、朝朝暮暮的生活,不过那样值得我放下所有芥蒂的人大概从未出现过吧。
写给生活的一百封情书 NO.9其实后来我已经渐渐习惯了一段感情走到最后和平分手的模式,就像任何世事变迁一样,曾经相互拥抱的两个人最后越走越远了我也带着最平淡的眼光看带着,你问我疼吗?或许吧!可是这种疼痛不过一时的,马上就会因为新的兴奋点的出现完全忘怀,我从未感受过失恋的痛苦,即使曾经爱过一个人。有时候我也会因为我自己的健忘沾沾自喜,然后在回过头看到自己人性中的冷漠时,开始不寒而栗。
如果我的自卑和任何常人说的自卑一样,再稀松平常不过,那么,我大概也不会活在一些事情的阴影下面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有人说,活在安平盛世,没有天灾也没有人祸,过得还不够行云流水是因为自己把生活过得拧巴了。可是我依然觉得自卑,那种自卑是栖居在不自觉的生活举动里的,毫不察觉的情况下就被自己窥见了。有时候我也会追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太敏感了,所以每当出现一个微小的动作,我都会在心里激起来一片惊涛骇浪。自卑的反面就是自负,自负的延伸就是脾气的暴躁。我记得无数个和前男友争吵的时候,常常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已经全炸锅了,什么都乱了。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感知幸福和获得幸福都是需要天分的,但是漫长的独居生活让我在这种触觉的发育上先天不足。我害怕亲密关系,总是在没结婚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如果离婚了我会有怎样的对策。有时候我觉得这样的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但是回过头看看我走过那些动荡不安的日子,渐渐释怀自己所做的所有选择,因为那种没有办法依赖,没有办法信任的感觉,差到了极点就只剩下自身无限地强大,唯有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这是我活着那么多年,总结出来的唯一不变的准则。
其实我也没有非要矫情地觉得后来我所有的坏脾气都是因为我父母让我过早接触生活中残酷的一面,抑或者是我太敏感或者自我保护系统太完善,以至于有点草木皆兵的意思。每一次我都试图将自己解构得更加深层次一点,可是每次写完文章就觉得自己写的什么都不是,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别人都说人永远也没办法认识全面的自自己,而医生,也从未治好过自己的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