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准备去吃午饭,师姐走过来让我帮她打饭,她要出去买书。
“师姐,你居然主动去买书?不是买给你家姑娘的吧?”我打趣道。
“说是要增加一点课外的读物,要求国外的名著,很多家长都买《忏悔录》或者《理想国》之类的,我得赶紧去,万一买不着了。”师姐无奈地说。
“你知道《忏悔录》是什么书吗?给孩子看可不合适。”我连忙说。
“我没读过,不好吗?”师姐问。
“好坏我不评论,但是我个人感觉给孩子看肯定不合适。你想一个历经沧桑岁月的人用大人的视角去对曾经的世界和他自我进行论断,里面存在大量对异性甚至同性的种种心理描写,对小孩来说我觉得有些病态了。”我说。
“啊,这样啊?那《理想国》呢?”
“你可以自己读一下嘛,你看看你能读的进去不?我反正尝试读了几次都读不下去。不是,师姐,你咋都想着这些书给孩子看啊?这都属于可研究性的读物了。”
“这不都某音博主天天说这个好,那个好,还有那个法外狂徒张三不也推荐《理想国》吗?”
“人家的授课群体是大学生和成年人了。”
“那选啥啊?”
“《爱丽丝梦游仙境》、《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等等这种啊!小孩你想让她干啥,研究世界为啥这么现实?”
“哈哈,研究世界为啥那么现实!”旁边的师兄笑的合不拢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