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性事故,如何发酵成举国关注超过20天的热点事故?
泉州碳九泄露事故,成为了2018年最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之一。
2018年中国最吸引眼球的事件莫过于假疫苗案,除此还有鸿茅药酒案、万州公交坠江事故,仔细分析一下,泉州碳九泄露事故与两个波及全国的案件、与一个涉及15条人命的社会案件不同,尽管该事故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但是,这只是一个区域性影响的事故。
关键词云数据呈示,“碳九”关键词高达156155次,“泉港”达4032次……从11月初至11月底,为何区域性事故能“火爆”这么长时间?除了碳九有致癌的风险外,这事与当地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缺失,一连走了几步“臭棋”息息相关。
舆情攻防战中,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做好与媒体的沟通,及时将最有新闻价值的、最引人关注的事实、及政府第一时间的应对措施和方案通过媒体传播出去,这也是解决危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回顾2018年11月4日泉港区环保局提供给媒体的稿件,我们可以发现,该局第一份通报关键的新闻要素不齐全,碳九泄漏多少吨等关键信息并没有提及;次日发的第二份通报虽说补充了关键数据,但是官方又把重点放在疑似“自我表扬”的氛围内,通报称“由于及时展开应急处置工作,当天下午就已经基本完成海面油污基本清理,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指标也达到安全状态”。
凭通告几句话,就能缓解社会上恐慌情绪吗?这几句话,就像“偷吃”的潘金莲忘了“抹嘴”,疑似借舆情“自我表扬”,一下子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感和愤怒情绪。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人,当地不少民众纷纷通过微信、微博发声,称“空气难闻”,众多介入采访的主流媒体,受困于时局只能千篇一律发布官方所谓“审核过的”蹩脚的通稿。
当地宣传部门对主流媒体的确防的很严,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拼命压制事故真相的后果,是舆情借自媒体进一步发酵。四天之后,一篇名为《7吨碳九泄露,40万泉港人在无声中消失》在网络冒头,这篇夸大其辞的自媒体文章非常不专业不严谨,但是在专业的主流媒体被打压之际,这种吸引眼球的涉“假”新闻“标题”却迅速刷爆朋友圈。
姗姗来迟的泉州市政府这时才露面,发布泄漏事件及处置情况通报:如派出由当地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调查组,且聘请第三方环境科学机构进行评估;进行海洋水质状况、大气状况、肖厝村海域水产品管控、水产养殖损失理赔、住院诊疗、群众工作等,发布专家调查报告。
早干嘛去了?如果第一时间,请相关的媒体人士提供危机处理建议,也不至于这么被动吧?
舆情攻防战,被动应对的当地政府,已经输了第一局。
如果事情到此,按部就班去处理,及时通报处置进展,泉州碳九泄露事故也许会在一两天内慢慢冷切下来,毕竟,与此同时,备注国内民众关注的土耳其紧咬沙特的“谋杀记者案”,也不断报出新证据。
但是,遗憾的是,泉州当地警方在土耳其、沙特和美国围绕“谋杀记者案”进展转移了国内民众眼线之际,却不甘寂寞了,又冲出来上演一出“抓嫖记”。
据11月18日财新女记者报料,称自己11月11日在泉州调查报道碳九泄露事故期间,遇到当地警方深夜“查房”,而且酒店方面透露,还是仅仅只查她住的房间……至此,事件舆情掀起了新的高潮。
舆情攻防战,当地一步接一步摆出“臭棋”,让事态朝着不可收拾的局面发展。
11月20日,无奈之下泉州公安局通报处理两名责任人。处分结果再度掀起高潮,国内民众纷纷通过微信、微博质疑:针对女记者“精准抓嫖”,究竟谁是幕后指使者?
11月25日泉州市政府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处置和事故调查的最新情况进行通报。据通报披露的数据,此次事故共泄露碳九达69.1吨。而在半个月前的11月4日,泉州市泉港区环保局通告的数据仅为6.97吨。从事故发生到事故程度最终确认,真实数据竟然用了20多天才得以展现在公众面前。
图: 泉港碳九泄漏事件现场(转自中新网)
瞒报与掩盖,又一次让“碳九”、“泉州”、“泉港”成了关键词……当地政府的公信力一下子坠入谷底!
这结局,呵呵……
泉州碳九泄露事故走错的几步“臭棋”,看来,将成为中国危机公关行业的经典反面案例!
注:危机公关、新闻采写、宣传干事素质提升……请留意本文作者陈彦儒第四本书《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该书在各地新华书店、及当当、京东书城、亚马逊、博库、文轩网热销,这是一本适合高校学子、自媒体人、企宣人士、政府宣传干事、入行新记者查阅的书籍,被服务馆配市场的人天书店选中,正面向全国2879所高校图书馆系统重点推介。
图:清华大学图书馆已购入《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
图:复旦大学图书馆已购入《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该校购入作者陈彦儒三本书,包括2016年出版的《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
另据百度阅读截图显示,陈彦儒的长篇小说《白天失踪的少女》有31662名读者在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