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07261/e3b5f62bcdb9b158.jpg)
说实话,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泉州人,对泉港碳九泄露事件的处理方式,蛮失望的。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家乡情怀吧,所以家乡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故,你的潜意识里,总会认为当地的某些人员,在应急处理方面,会做的比其他地方好。
但是可惜,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地方的处理方式,都差不了多少。
先来说说我对泉港的印象吧,我不是泉港人,但是家就在泉港旁边,坐大巴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的距离。
从小听家里人说,泉港的环境比较不好。这里的不好,指的是化工厂比较多,空气污染高。
也正因为如此吧,高中同学只要有谁说是泉港人,我们都会问一句:你们那边是不是工厂特别多呀?
我认识的几位泉港的朋友,他们都不住在泉港了,有钱了就搬到市里面去,或者到旁边的县城生活,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去烧香纪念祖先。
而他们不回去的原因,除了人天生往城市这种更好的经济体跑的特质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边的环境,跟其他普通城市比起来,真的不那么好。
也就是说,泉港在我们那边人的脑海里,就是环境不好的代名词。
说了我对泉港的印象后,再来说一说这次事件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3107261/cdc66782b7328880.jpg)
网上相关的信息已经很多了,写这件事的文章,好像大部分都已经被删除了;这事在微博热搜上,也是上了又下,反反复复好几次。
事件的内容,就是在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码头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6.97吨碳九输入附件海域,造成水体污染。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碳九是什么,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脑海里只有一个意识,就是碳九是一种化学物品,至于危害性多强,不清楚。
上网查了下,百度上对于碳九是这样解释的:
碳九属于易燃危险品,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接触高浓度本品蒸汽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会引起眼鼻喉和肺刺激,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脱脂;同时食用被碳九污染过的动植物海产品,还有中毒、致癌等风险。
总之一句话:碳九很危险,对人体有害。
目前网上也爆出,当地一些人因为碳九的污染,而住院的情况。
其实针对这件事,除了关心当地目前的环境状况以外,我更想说两点:
第一、从各种渠道我们可以知道,这次的泄露源头,是在船舶与码头连接的软管处。
按照当地官方公布的事件原因,是软管法兰垫片老化、破损。
那么,这个时候不禁要问,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设备的老化?难道没有人定期检查更换吗?
况且,事发地还是在泉港这样一个化工厂众多的地方,难道不应该在安全意识上比普通地方更加强烈吗?
希望事后,能有一个更加具体的原因说明,而不是敷衍了事。
第二、目前关于这件事,官方的做法是能删的赶紧删,掩盖住。
其实我蛮能理解官方的做法的,遇到这种涉及公共安全的问题,谁都不想把事闹大,想在火还没烧着之前,就掐灭它。
因为这期间,一旦放任舆论不管的话,很可能造成各种恐慌,以及谣言满天飞,到时候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但是,官方这种一刀切,将所有有关言论都掩盖住,然后一味地喊着空气质量良好,让群众觉得压根没有这件事发生的做法,似乎有点不那么合理。
本来民众就不怎么相信各种官方说法,如今官方就干脆不说了,能删就删,那么这个时候,只会造成民众情绪上的更加不满,官方公信力持续下降。
你要删,我就偏要发,里面一定有猫腻。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的。
所以说,至少从这件事来看,官方识图掩盖一切的做法,并不被群众所认可,甚至激发了群众的反抗情绪。
这也给了官方一个提醒,以后再遇到类似重大事故的话,一刀切的方式,还管用吗?
最后,其实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也没办法去感同身受,只能对泉港的人民说一句: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人。
一切,终会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