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认同这样的一句话:兄弟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一定是兄弟。当然,因为兄弟有血亲,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朋友是兄弟的话,那也一定是过硬关系的,否则也不尽然。
我很早就从家里出来,和兄弟、堂兄弟的年龄差距较大,平常大多以长者的身份去和他们交流,因此兄弟间的感情是停留在家族老大的权威上,他们在我面前表现小心翼翼的,因此我们基本上没有朋友般的感觉。而我所交往的朋友,很多动不动是二十年,有些是三十年交情,我们一起携手走过来,虽然没有如书本上所说的“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但这几十年的交情却是真真的。
细细想来,我的朋友包括当年和我一起从老家出来的老乡,那时大家远离家乡和父老乡亲,一起参与工厂建设,一起到蛇口看过午夜场,一起在大排档喝点小酒嗨皮、一起在花果山和欺负我们的不明人士作斗争,一起成长起来。
再有一些是因为工作而结缘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只是我们有相同的理念、性格、脾气,我们在工作中既有开心的合作,也有因为工作理念的分歧而闹过别扭,但是工作之余还是很开心的交往,并没有因为工作原因影响到我们,我们可以说是在工作中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此外,还有一些是因为业务关系而相识、相知,我们也是有相同的脾气性格、相同的理念、相同的爱好,最后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而且是那一种很单纯、完全没有利用关系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年轻时候的我,很有江湖义气,也喜欢呼朋唤友的一起喝酒聊天,碰到朋友有什么困难也愿意帮忙。另一点,我是很豪爽好客,有时即便我没有钱,我也会借钱去招待朋友同事。我的同事小林当时和我上班,有一次下中班,我打算请小林吃宵夜,但是我的口袋空空如也,我只好叫小林借我100元请他吃了宵夜。我就是那么任性,现在小林还常常讲起这个故事。那时我平素一般在晚十一点后回到宿舍的,如果我晚十一点回到宿舍,同宿舍的同事一定会说: XXX可能喝多了。唉,也就是这性格,我结交的朋友也是很多。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铁哥们的外甥女结婚,他的姐姐也邀请我和老婆参加她女儿的婚礼,我欣然参加。还有我到梅州出差,想到我的兄弟玉青父母在老家,我打听到他家后,我也是购买了一些小礼品去探望两位老人家,两位老人家很是开心,这也算是我有机会帮助兄弟尽尽孝心吧。我们还有一帮兄弟,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家人们一起聚个餐,我们还专门建了一个“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的微信群,把夫人们拉了进来,让家人们一起交流交流。可以说,我和好朋友们不仅仅是哥们关系铁,我们家人也是相互间相识相熟,这不只是朋友关系那么简单,这是一种兄弟的情分。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兄弟们知道我的生日,他们非得要安排庆祝下。哎呀,其实自过40岁后我是不愿过生日的,因为一过生日又老了一岁,但是实在拗不过兄弟们的热情,最后还是找了一个湘菜馆嗨皮了一下。
一晃50大几了,有人说这个年龄要选择性交往,不要太多的无效应酬,是的,我也认同这个观念,但是我的兄弟感情是实实在在的,我仔细、认真的甄别了一下,好像只要我们成为了好朋友的,我们都是兄弟。
如果要去选择,我还真的做不到呀。
感谢我的兄弟们一路相扶,我们一起快快乐乐携手同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