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小米,你笑起来两个梨涡,太漂亮了,但就是身高有点矮。”
“你文章写得不错,逻辑很清晰,也有很多干货,但是文采太平淡。”
“我知道你很好,但我只把你当妹妹。”
“你很好,但是我对你没有爱情的感觉。”
“我很想和你在一起,但是我爸妈不同意,我只能和你分手。”
“现在的工作,老板很难搞,工资不高,也学不到东西,我想换一份工作,但是我怕有风险,做不好。”
……
现在遇到别人夸我,有时候,我很不自在,就害怕她的后半句。
如果只是前半句,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
以前,我有什么经验特别喜欢和别人分享,现在我会耐心听完,看看有没有“但是”。
若有,我就可以闭嘴了。
“但是”这个转折说了事物的另一面,只是给人很负面的暗示,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后半句。
“但是”太有魔力了,任何事情,加上了“但是”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
2
刘坤,是我同一专业的学弟,目前读大二,最近向我请教了几个问题。比如毕业后工作还是读研?在小城市,信息闭塞,得不到锻炼,应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我当年都遇到过。无论准备找工作还是读研,大二都要把专业课学好,尤其关键的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此外,多读书,同时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信息闭塞也没有关系,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有很多网络课程,可以学习。还有,大学是修炼内功的时候,走向社会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经验,可能工作一年就获得了。”
我苦口婆心地劝他半天,他回答我:“学姐,我知道你说的都对,但是,我认为现在和你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竞争更激烈了。在我们这里不考研,还有什么出路呀?”
“那考研笔试和面试需要的能力,你现在就准备起来。”
“学姐,我知道现在需要好好准备,但是,我担心考不上,怎么办?”
我拿出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与他交流,但是最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他用强大的“但是”逻辑,反驳了我所有的建议。
当他再给我留言,请教问题时,我就再也没有回过。
他在这方面很坚持,我只能无奈的回了一句:“没有那么多的‘但是’,行动吧。”
3
“我喜欢一个女生,但是,我害怕她拒绝。”
可事情往往是这样,你勇敢了,可能就在一起了,不勇敢就一点在一起的可能性都没有。只要去尝试,就会有机会,哪怕机会很渺茫。一想到可能成功的美好结局,就值得去一试。
徐沪生在他的新书《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中提到:“这世上的大部分人都不够勇敢,无论是追求爱情,还是追求事业。他们怕被拒绝,怕丢脸,只坐等一切的到来。所以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美好的事物。”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好的心,想要好好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得到认可和鼓励。而很多时候,身边的人闲言碎语,加上对自己的不自信,很多问题只是停留在想一想,而不是行动。
我第一份工作的上司特别会鼓励人,客观来讲,她的能力并不是最突出的,但领导力很强。比如一段时间内的业绩不好,大老板会让她找问题。
她开会时会讲:“我工作这几年,每年总会碰到一些低谷期,大家不要气馁。我知道大家都很不容易,很着急,希望接下来大家继续努力,早日渡过这个难关。同时,要加强自身管理,业绩不好的时候,更不要出错。”
她这些话,让我们大家很适用,我经常接触一些鼓舞士气的领导,前面长篇大论讲了很多,其实都不用听的,因为她一定有一个“但是”,要转折,而这些话会适得其反,让大家很压抑。
4
在与人交流或者自己准备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从此放弃使用“但是”,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最初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毕淑敏在《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一文中也提到:“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勇气,因为情绪得到保养和呵护;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宽容和慈悲,因为看到沟坎的同时也看到了远方的灯火……”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选择新的尝试,意味着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风险。
“但是”在人际关系中,会让你招人嫌;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让你降低行动的可能性,只能用一个又一个“但是”安慰自己,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很消极和负能量的人。
没有人愿意听你那么多“但是”,而是愿意看到你为自己的美好愿望脚踏实地。
《奇葩说》第三季上周结束了,从第一季追到第三季,起初我很喜欢马薇薇、范湉湉等人,而这期有一个人,惊艳到我,就是姜思达,他每一期都有很精彩的表现。尤其对比前两期,他进步太快了,这样的进步,肯定是因为背后努力的付出。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这样的人,也许最初表现没有那么好,但别用“但是”当借口,默默努力,到最后惊艳全场,活出自己。
“但是”这个词本身没什么,却传达了很强烈的负面情绪,让我们失去奋斗的动力。
下一次,你还会用“但是”当借口,招人嫌、给自己不行动找理由、错过美好事物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