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篇 姬延

作者: 简东骑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09:17 被阅读26次

【读史日历】(第276篇 姬延)

周王朝的末代君主,姓姬名延,公元前314年登基,后世通常把他叫做“周赧王”。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

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于“西周”(即王城)。当时秦国已攻占了韩国、魏国、赵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姬延在忧心忡忡中度日。

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派使者请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姬延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姬延准备就绪,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在伊阙的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

结果,等了3个月仍不见其他四国的兵马到来,士气涣散,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

姬延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台”(即逃债台)。此后,秦军不肯罢休,攻下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负黍(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后,直扑东周王城。西周公前去谢罪才罢。

第267篇 姬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67篇 姬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w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