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国华和数学科学家吴博合著。共享经济对所在的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思路的转变,会对其原有的经济模式形成冲击。共享经济的目的是共享,而提高效率是它的核心精神。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需求信息的发布更加即时和随处可为,需求的响应也变得迅速和精准,“共享经济2.0”浪潮来临。本书不仅给 “共享经济2.0”给予了精确定义,并看清这一趋势,将其给个人、商业和社会带来的全方位颠覆性变革做了专业分析。此外,对于将共享经济模式完美诠释的Uber、滴滴出行、Airbnb的成功、发展与未来进行了深度解读。

作者学识渊博,引经据典,分析得非常到位。我用大白话文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心意思:
Q:为什么会产生共享经济?
A:1. 我们现在物质丰富了,购买产生的快乐却抵不上购买后的烦恼,具体表现就是选择困难症,但是又有一部分人有需要却买不起;2. 人类意识到一些危机,如次贷危机人们感受到用钱买了也不一定会成为自己拥有的,如环境危机,生产这么多购买这么多闲置的东西,地球资源却没有这么多哦;3. 以前的乡镇集市,点对点的,带有浓浓情怀的交易回归,规模化的商业活动太无情;4. 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更容易点对点。
Q:共享经济2.0有什么特点?
A:1. 只求使用权,不求拥有权;2. 公司轻量化,Uber没有一辆车,Airbnb没有一间房;3. 激活闲置存量,如车、房子、闲钱等; 3. 熟人之间口口相传;4. 中间平台算法复杂。
Q:共享经济2.0运行的基础是什么?
A:1.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核心,“我相信你才会去坐你的车,我相信你才会去住你们家房子。”;2. 网络平台是桥梁;3. 多样化的体验是传播基础,“可以做不同的车哦,说不定还能坐上劳斯莱斯哦”;4. 产品社交化是属性,赚钱不再是冷冰冰的;5. 低成本是流通基础,虽然前期有补贴,但是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高效率和产品的社交化,总体而言费用不高;6.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是共享经济的需求原点,城市化后有集中的车子和房子(供),人口流动带来需求(需);7. 数据驱动,Uber调度背后的强大算法; 8. 国际化和本地化。
Q:共享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A:1. 人变成了一个U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用随拔,自由协作”,可以不绑定公司,自由从事喜欢的工作;2. 交易更加人性化,更加温馨;3. 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数据隐藏着个人征信和合作效率等。
说说我的感受:
大学时候曾读过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就对这个人类创作的,却“自给自足”的技术世界非常地排斥和厌恶,甚至觉得所有的技术都是反人类的,技术的进步不仅让人与人之间沟通变少,心与心的距离变远了,而且让人没有了自由,社会没了信任。
慢慢地我非常讨论资本主义社会,一个鼓励资本流动,鼓励生产,鼓励消费,鼓励财富,鼓励私有化的社会,因为都在围绕着物质,人和感情没了。
现今,
共享经济是不是会带来人性的回归?不再稀罕拥有,重视使用;不再鼓励私有化,鼓励分享。
共享经济带来了集市的回归,那是不是社区这个概念也回归了?是不是可以愉快地跟邻居的小伙伴say hi,轰趴了?而不是连邻居是谁都不知道。
不过,社区Community和共产主义Communism是一个词根,共享经济发展到最后会不会是人与人之间无差别地幸福工作友爱协助,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大同社会?貌似到了那个时候,妻子儿女都是共享的...
脑洞大开了,怪我咯@.@,有兴趣大家讨论一下。
附上完整版思维导图:http://pan.baidu.com/s/1kTXqIz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