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朋友圈,看到好友买了本吉他教材费、电子琴教材,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想想如今他30多岁了,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平时忙着工作,怎么突然想到学这些乐器了?
吉他入门学习从高中认识他以来,除了学习之外,就只知道他喜欢收藏如:银杏叶、红豆、好看的石头……这些东西而已,也没见他有什么音乐方面的兴趣,没想到,快要人到中年,竟然想起培养一下自己音乐爱好。
时光无声,我一直以为的一个无趣之人,这么多年后,生活、爱情、家庭,他慢慢改变了,慢慢变得如何对待家庭,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记得当年我们在一起学习时,他非常喜欢阿桑的歌,我觉得阿桑的歌曲有些伤感,希望他少听一些,免得自身受到影响。后来发现,他没有听我的,买了好些阿桑的专辑,闲暇之余,学习之时,常常听着她的歌。
也许他内心一直喜欢音乐,只是一直深深的压在心底而已,就像另一个好友——小波,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俩的性格非常相似。
喜欢安静,喜欢伤感抒情的歌曲,每到一个地方,喜欢到处去走走。而小波更甚,也许是他身体瘦弱,经常生病的原因吧!
他平时就是一个安静的人,平常见到他,会发现他要么安静的坐着看书,要么去感兴趣的地方,到那里去走走。尤其喜欢写作,随笔、散文写的很不错,就是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其实他是一个健谈的人,也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看到他,总以为他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开始喜欢写作,也是因为受了他的影响。那时人人网的名字还是校内网,经常在他的主页里,看到他写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一些,自己游逛哈尔滨(他在哈尔滨上的大学)幽寂僻静之所,或是民族特色的地方……的一些游记。
自那之后,我也开始试着写些东西,不过写的东西都是些流水账。和他聊过自己的苦恼,他告诉我,自己平时喜欢看书,到一个城市,喜欢寻找这个城市的故事,然后把这些东西随手写下来,只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就好,不必太刻意。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心态,让我非常羡慕他每天生活的充实而有意义。
去年疫情期间,我拿起了自己曾经的业务爱好,开始了更文。刚开始觉得很麻烦,半年后慢慢发现,自从每天写点东西,生活变得慢慢充实起来,不再是除了上班,就是玩玩游戏、刷刷视频,为了写文,开始拿起了书本,哪怕看不进去多少东西,还是强忍着看一下。
人还是需要有点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然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