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有其深刻的道理,因为一旦我们拥有了新的选择,我们就会意识到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或者是为自己谋取一项好处,顺带着就把事情给做了。
书上还介绍了主动掌控“动机转移”的方法,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类:“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而产生内部动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我觉得“让自己最爱的人变得更好”,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屡试不爽。
回过头来看我的公园跑,应该是属于“动机转移”方法中的第2类,为玩而做。
当然,这次小长跑的成功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把困难的事情大卸八块,而每一块都是自己能轻松完成的,这样我们就会跃跃欲试了。
最好的事例是愚公移山,愚公把搬走两座“方七百里,高万仞“大山的超级巨大任务分解到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子孙头上,“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任务一分解就轻松了,仿佛面对小菜一碟,愚公仅仅带着三个子孙就勇敢上了山,连邻居七八岁的儿子都开开心心来帮忙。
想一想,其实蛮好玩的,对于生活,我们有时候得做近视眼,有时候又要做远视眼,总之,我们得成为全面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近视,专注眼前,有利于我们克服畏难心理,脚踏实地地努力,快乐前进。胡适先生有一句话很有道理:“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而远视,展望到美好的未来,可以让我们明白巨大工程的意义,心生动力。
我的文章写得比较绕,总结一下吧——
当我们遇到不愿意做而又无法回避的事情时,我们可以秉承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的原则,运用心理学上“动机转移”的方法,把这些事情变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满足自主需求,从而产生内在动力,把事情做成功并获得幸福。同时,还要注意运用拆解的方法。
举个例子,小明是个胖胖的小懒虫,最怕的就是劳动,最爱的就是变瘦。周五该小明值日,要把教室拖干净,小明不想做。那么该如何运用今天这个心理学方法呢?
小明只要简单地对自己说:“我拖拖地,正好给自己减肥。而且打扫干净了,说不定还能得到小红花,回到家还可能被妈妈表扬,得到奖励呢。我先拖这半边教室,一会儿就会拖完的……”
总之,通过今天这篇心理学文章的阅读,我发现心理学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很有意义的,这可真好。我以后得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试着多多把心理学应用于生活之中,相信一定会让小日子更轻松好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