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社会热点
深夜食堂vs清晨早饭摊 2017.23/52

深夜食堂vs清晨早饭摊 2017.23/52

作者: 鱼骨练习本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22:11 被阅读38次

    《深夜食堂》的漫画,居然是从图书馆里借来看的。就在离家不远的社区图书馆里,有从一到十几的几乎全套,那时借来看,简单地翻阅很快就一本接着一本。并不很美的画面,不上色的黑白勾勒,但食物却描绘地格外吸引人,经常看得饿了起来。伴着口水而来的还有一点泪水,一则则和美食相关的小故事,往往动人。

    后来看改编版日剧的时候,直接把手机架设在跑步机上,清早一边跑、一边看,于是口水、泪水之外,又有了汗水。其实节奏很不搭,但总时长刚好,也就坚持了大约一个夏天的时间。老实说真人日剧的翻拍并不如原本的漫画,大概是我不能够习惯日剧缓慢的节奏,和粘腻的念白和表演方式,总觉得出戏。但胜在将食物和人物都还原得恰到好处,所以该馋该感动的地方也都没少。

    日本人对吃食的在乎,从这些年的节目上就能看出来。《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小森林》,甚至那个网红大胃王妹纸——有同事午饭的时候就在YouTube上看她吃东西的视频,近50个吮指原味鸡、上百个汉堡包……之类的,每次看到都让我觉得人类实在是太古怪的生物了。更不用说每次去霓虹国旅行,面对着一顿饭上大大小小的杯碗盆盏,这华丽的形式感,就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个民族骨子里对食物的态度。

    我也觉得《深夜食堂》很好,好在设定的安排贴近人心。食物,是家常的食物;角色,是底层社会的小民;故事,是悲欢离合生老死别的平常——然后统统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深夜食堂里,偏偏是这个时间,让川流不息的城市变得安静、简单,可以被窥探到最原本的人性的样子。

    所以我也就没期待国内翻拍的《深夜食堂》,从最早的定妆照看来,这就是一出奇怪的改编,适应不了能拍出《舌尖》纪录片的美食文化土壤。这何等丰富多样的选择,你要怎么设定出那些引发情感共鸣的家常菜来?倘若范围缩小些,每个城市或者地区拍一出,那约莫还有些可能。

    然后我就和很多美食公众号一样,忍不住假想了一下,如果让我来拍中国版《深夜食堂》我会怎么拍。

    首先我选择改成《清晨早饭摊》。深夜的魔都也依然喧哗,而午餐和晚饭又没什么可说,但其实主要原因是以我早起跑步的习性证明,清晨的都市,确实是一番清净明朗的可爱模样。

    早餐摊设在尚未拆迁的旧里弄,倚着石库门弄堂的一侧,红墙黑瓦的楼房后面,是现代化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冷蓝色。清晨的阳光打过来,扑啦啦飞过一群别人养的信鸽。

    摊头的老板娘是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不苟言笑,手脚麻利。为了配合原著,只能说早餐摊本来只卖包子,但是顾客点的话,只要能做,四大金刚葱油饼、生煎锅贴小笼包、咸浆甜浆豆腐花、拌面馄饨包脚布都可以。写到这里已经被自己报菜名报得穷凶恶极,并且在内心深知别逗了好么这得多少原料和炊具才能凑成这美食广场设定?!

    光顾摊位的顾客也得有故事。山东小伙子刚毕业,早点去公司多学点东西,从杂粮煎饼里品一点家乡的味道;刚尬完玩广场舞的三位大妈一边等着自己的年糕团(口味分别是黑洋沙、咸菜肉丝、萝卜干)一边八着自家媳妇种种不是;礼拜天还背了大书包的一年级小姑娘心事重重,拖拖拉拉地吃着妈妈帮她要的一碗小馄饨,好像多磨掉一点,补习班的时间就能少一点;刚加班回来的中年男人停车下来要了碗拌面,吃得睡眼惺忪时,因为民警贴条被推醒,解释半天发现是老同学;一个老外要了一副大饼油条,吃得眼泪水婆罗罗,他后来进了老弄堂,去找二战犹太人避难时、他童年的住所和老邻居。

    这样的故事,有温柔的人情,有社会的矛盾,有体现核心价值观,伺机植入地产、老干妈、是不是还不错的样子?

    还有一段:端午节早饭摊出粽子,常客里头,一半人说必须是甜的,另一半说必须是蛋黄肉的,因此打起来掀了摊,全剧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夜食堂vs清晨早饭摊 2017.23/5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mp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