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德国电影一直存在我的看单里,没想到它居然在中国大陆重映了。
宫崎骏的画风,流传千古的故事,辗转各国荧屏,收获9.1豆瓣高分——《海蒂和爷爷》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平淡无奇,是生活里最容易忘记的底色.
一个发生在阿尔卑斯山上温暖世代的故事
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
一个妇女,领着一头卷发的小海蒂,往山上爬去。
她要将小海蒂送到山上那个令人们谈之色变的爷爷那里去。
爷爷果然长着一张凶神恶煞的面庞,拎着一把斧子冲她们喊:滚!
姨妈丢下海蒂,自己溜下了山。
第一晚,海蒂就在狂风暴雨的夜里,在羊圈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爷爷要把她送到牧师那,牧师答应帮她寻找收留人家,如果没有就只能送到孤儿院。
回到阿尔卑斯山,小海蒂问爷爷:“我今天还住羊圈吗?”
爷爷说,你随便。
海蒂看见爷爷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
她爬上楼梯,发现了用草铺满的阁楼,她惊喜地问爷爷,我可以住这里吗?
就这样,她住进了爷爷的屋子。
海蒂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早早起床,喝羊奶,放羊,在山间奔跑,认识了牧羊人彼得。
海蒂喜欢爷爷,她喜欢睡在爷爷用草铺成的阁楼上,喜欢喝爷爷挤的羊奶,喜欢去牧羊,喜欢阿尔卑斯山的一切。她相信爷爷不是彼得口中的杀人犯,依然给爷爷一个盛情的拥抱。
爷爷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小姑娘,他默默地做了一把椅子,添了碗筷,给她准备一大块奶酪作为牧羊时的午餐。甚至在冬天带她滑雪到山下彼得奶奶家串门。
再也没有把她送到牧师那去。
两个人都因为拥有彼此,而不再孤单.
突然,有一天,姨妈又来了。
这一次,她要带走海蒂,把她送到法兰克福一个大户人家。
爷爷听了她的来意,大怒,“海蒂是我的!谁也带不走!你赶紧滚!”
这个女人吓得赶紧离开,但是她还是找到了海蒂,很快便偷偷把她带离了阿尔卑斯山......
这个故事来自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佩丽的小说《海蒂》。
1937年,被好莱坞拍过,由著名的童星秀兰.邓波儿饰演。
1993年,迪士尼拍成了电视电影。
1974年,被宫崎骏与高畑勋合作拍成了52集日本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曾经也在我国中央二套播出,成为了许多人童年的回忆。
而这一部2015年德国拍摄的《海蒂和爷爷》,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也最忠于原著。
这样一个类似童话般的故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大人们。
山间精灵,唤醒人间至美
海蒂本是一个苦命的孩子,然而在整个影片里,却很少能感受到她的苦。
她一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被送来送去,差点送到了孤儿院,幸运地赢得了爷爷的爱,却又被送到了大户人家当玩伴。
她本就不堪的生活总被无情地一次又一次打碎,如同一颗孤零的蒲公英,而她总能随遇而安。
一个心里拒绝苦的人,总是善于识别快乐并收藏于心。
柏邦妮问:“一个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心里的苦?”
马东说:“因为太苦,所以一丝甜就够了。”
电影里没有讲爷爷的经历,在原著海蒂里,讲到了。
爷爷曾经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因挥霍无度,败光了家产,父母相继去世,家道沦落。
人们谣传他后来当了兵,做了逃兵,在打架斗殴中还杀了人。
当他回到村子里,人人对他嗤之以鼻,亲属不肯接见他。他发誓再也不迈进这里一步,最后搬到了高山牧场,独自生活。
爷爷不再相信人间,他不去教堂,不与人交流,渐渐地,他成为了人们眼里的怪物。
流言成风,无孔不入。
很快,海蒂就听到了关于爷爷的谣言。
爷爷告诫她,不要听别人的话,你要有你自己的判断。
海蒂选择相信了爷爷。
这份亲近,对爷爷而言是久违的温暖。仿佛阳光终于照射到了一块久经黑暗的角落。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也许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被误解,被冷落,被孤立。
哪怕只有一个人理解和信任,都能将我们在黑暗的边缘及时地拽回来。
只要一丝甜,就够了。
海蒂就是爷爷生活里的一丝甜。
不只是爷爷,无论是牧羊人彼得,失明的奶奶,哪怕是格格不入的大户人家小姐,海蒂也能毫无保留地把她的甜去填每个人的苦。
她分享奶酪给彼得吃,因为奶奶的失明而难过,看到松软的面包记得带给奶奶,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克拉拉心生怜悯,把她当作挚友,真诚以待,帮助她从轮椅上站起来。
一个有能力赠人玫瑰的人,却从不肯舍得。
而一个需要被给予玫瑰的人,却懂得奉献。
在黑暗中行走的海蒂,心中养着一个太阳,照亮自己,亦能照亮别人。
有时候,我们活得往往还不如一个孩子。
无论贫穷亦或富贵,都夺不走心中所爱
她虽贫穷,无依无靠,却在这疾苦的人间活出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而生在锦衣玉食里的克拉拉,一只娇贵的金丝雀,在宫殿式的豪宅里,循规蹈矩,日复一日,却心如死灰。
那被人羡慕的贵族生活里,丧失掉了最宝贵的自由。
没有遇见阿尔卑斯山,没有遇见爷爷。海蒂也许不知道自己向往什么。
是阿尔卑斯山,让海蒂爱上了自然和动物,是爷爷,让海蒂知道自己过得已经很幸福。
她对自己的生活,十分知足。
虽然住的是灰尘满天的草垛,穿的是又脏又破的衣服,吃的是千篇一律的羊奶和奶酪。
也有人会说,知足的人是没有经历过什么是富贵。
而海蒂住过佣人成群的豪宅,睡过软绵绵的床,穿过昂贵的衣服,吃过山珍海味。
但她依旧向往高山牧场的生活。
海蒂第一次学习认识字母的时候,怎么学也不会。
她指着字母,说它像山羊,像小鸟。
克拉拉的奶奶,教她读故事,激发了她主动学习的动力。
因为那故事讲的是牧羊人。
她很快学会了阅读,惊呆了老师。
是内心所爱,让她奋力前行。
这份热爱,让她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写故事。
我们常常渴望一步登天,渴望被富豪收留,渴望一夜暴富。
这样才能带给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足够的安全感。
然而,我们也忘了,最安全的就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深爱。
其他赋予的一切都是一层看似华丽的镀漆,久而久之,依旧会被生活残忍地腐蚀。
只有自己本身的可贵才是最持久的财富。
小海蒂,之所以可贵,就是她坚决地遵循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的纯真。
这份纯真,不会因为贫穷而失色,不会因为荣华而毁灭。
斯比丽创造出海蒂的那年,是1880年,至今,已有百年。
这样一个简单的儿童故事片,何以经久不衰?
我想就是海蒂这份消化痛苦,制造快乐的能量,和那份忠于内心的坚定。
它让人们始终相信,人间尚有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