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痴迷于简书,中午看了篇首页推荐评论咪蒙的文章,随手留一段言,下午再去看时各种留言讨论已经好几页了。记起前几日首页上也有一篇讨论咪蒙的文章,于是随手在简书上搜了一下“咪蒙”,出来的结果是999+。当今最火的网红作家——这是中意轩在心里对咪蒙的定义。是的,篇篇阅读量10W+,各种被刷屏,可口可乐等国际大牌广告合作,广告费6位数……咪蒙似乎已经成为现象级网红作家的代表人物。

网红这个词,我开始的时候是拒绝的。
去年参加一公司大老板哥们的饭局,在介绍到我的时候,说:这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个小网红……
然后,就听到旁边一女孩发出哇的一声,“哎呀,网红!我还没见过活的网红呢!”然后转向我“网红,一会儿能合个影吗?”
我一脸黑线“别听他胡说八道,我不是网红。”转向哥们,低声说道:“你才网红呢!你全家都网红!”
哥们一脸无辜说:你微博粉丝两万多呢,怎么不是网红呢?最起码也是个微博大V...
我眼前出现薛蛮子穿囚服的画面,连忙摇头。“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两万粉丝也好意思说出来,这年头玩微博的,谁还不会蹭个热点话题,弄个万把粉丝?没个六位数的粉丝数量,千万别拿自己当根葱。”
……
后来,哥们一再给我解释,网红就是网络红人的意思(我也一再声明老子不是网络红人)。虽然明白了,但是一说到网红,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那些外围女、网上哗众取宠的各种搞怪、还有整天晒自拍,那些把自己P的连自己爹妈都不认识的90后……
这种观念直到后来看多了一些关于网红经济的分析文章,才渐渐有所改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社交网络的地方就有网红。从早期的猫扑,天涯论坛,到后来的豆瓣知乎,微博,到现在2亿多用户的微信平台……只是近几年来网红的商业变现价值越来越突显,才出现了网红经济。
单就从写作内容来眼球吸引力角度来说,互联网早期的那些网络作家,木子美(西祠胡同《遗情书》),卫慧(《上海宝贝》这本书被禁了)……再到后来的芙蓉姐姐,前几年的凤姐,都应该算是网红。
有人把网红分为三种
1事件型网红:通过热门事件突然爆红。当年的范跑跑,流浪街头的潇洒哥,2012年的度娘。这类网红如过雨云烟,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没什么好说的。
2包装型网红:以商业利益为目的,包装策划出来的颜值较高的网红,这类网红数以十万百万计,淘宝微博上卖东西的各种真假美女,各种直播平台上收入不菲的女主播,小咖秀秒拍等流行软件,微博里的后宫优雅们……这是一个一般人想象不到范围有多宽广秩序有多混乱的商业利益生态圈。也是中意轩特别不欣赏的一类网红。
3才华型网红:本身就有天赋,后天又很努力!咪蒙,罗辑思维罗胖,papi酱,这些网红多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才华,有比平常人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成为网红之前,他们一直很努力。视频最网红papi酱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音频最网红罗胖是CCTV制片人背景的,文字最网红咪蒙人家是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而且,这些网红自己一直在努力,死磕自己娱乐他人的罗胖和每天必须读好几本书的咪蒙不必说,就连新火起来的papi酱,几十秒精彩短视频背后付出的视频拍摄剪辑、绞尽脑汁的台词修改、剧本策划是一般人所看不到也不知道的艰辛。这种网红是中意轩所认同的。也是变现能力最强、生命周期最长久的网红。
如果你想做网红,要么有才华,有气质,要么漂亮,高颜值,才有可能成为网红。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一直很努力。(好吧,王思聪是个例外,其实王思聪也挺有才华的,只是他的才华比他的钱财给掩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