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喜欢坐在家里院子的葡萄架下,拿一本喜欢的小说消磨还不会酷热的暑假。因为家不远的地方就是农村,不少农村的孩子每天就在我家门口跑来跑去,盯着木架上的葡萄垂涎三尺,甚至于各种污言秽语在他们嘴里吐出是极为见怪不怪的事情。每每这种时候,我总是迷惑不解:为什么年纪差不多,他们却不能稍稍花点时间看看书,而非要以这种消磨生命的无聊来过日子呢?
于是有一天,他们又来到我家门口的时候,我合上书本问他们:
“你们每天都跑来这里为了这几串葡萄喋喋不休,就不能去做点别的事情吗?例如看看书?”
他们哄然大笑,如同看见那个傻乎乎地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在一如既然地打闹后,他们心满意足而去,我听到有个小孩不屑一顾地说:
“书有什么好看的,他读书都读傻了吧!”
若干年后,当在高校里工作的我每每下单买书,或者在书店里抱回一捆捆沉重的书时,也能听到旁人有类似的声音:
“买那么多书,看得完吗?有这个钱,干嘛不去吃喝玩乐,非要买一堆没用的书回来堆在家里?”
不由然地,我又脑补出当年那群衣着破旧鼻子还挂着一串鼻涕的农村小孩。如今尽管我们衣着光鲜,可在心态上,似乎却从来没有走出那教育贫乏的小乡村。
(二)
古人说“言传身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言语和行为上的示范是孩子直接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都不愿意把阅读和思考作为自身的一种习惯,恐怕也难以让孩子静静地坐下来把心思交给广袤的阅读空间。具体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谋生的技能与基础,而完整人格的培养,恐怕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首先应该对自己进行教育和反思,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与引导。
有幸的是,朋友给我送了一本台湾宋怡慧老师所著的《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让我对这一问题能够更直观地进行考察。宋老师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和政治大学国文教学研究所,2006年她接下了台湾新北市立丹凤高中图书馆主任一职,希望通过对图书馆的改造积极推广她的信仰——阅读。而这本书,就是她用阅读与学生进行互动互通的成果。在她的努力下,丹凤高中获得了诚品文化艺术基金会五大阅读学校的荣誉,更重要的是,是不少孩子、尤其正处于叛逆与迷惘的青春期孩子,通过阅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与人生道路。
这本书应该是写给家长看的,它不仅仅是希望通过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去解决孩子的许多问题,例如付出、面对失败、关于爱情、关于友谊、关于公平等问题。宋老师在面对孩子们这些问题时,并不是一味地说教、试图通过告诉孩子一个大人的答案去解决,而是利用自己图书馆主任的身份,通过给予孩子们阅读的建议,让他们去摸索去思考。非常有心的宋怡慧老师不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还在每一章节后面都附上了阅读书目,家长可以按图索骥,在自己的孩子面对同样的困难时,通过这样的办法快速找到解决的方案。
在我的理解里,这本书更多地是在“教育”家长。因为第二章和第三章,都是建议家长如何和孩纸们一起阅读,如何把阅读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在我的理解中,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而白纸上可以呈现什么样的风景,全依赖家长这支笔懂不懂得写最美的诗歌,懂不懂得画最美的图画。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有丰厚的经济基础才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可在孩子看来,也许他所渴求的仅仅是每晚能在父母怀抱里一起读本经典,一起分享在阅读时的喜悦与悲伤。这样的陪伴,可能更为满足孩子在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宋老师本身就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而且她并没有以理论说教的方式去论证阅读的重要性,她只是用一个又一个的亲身经历,和我们去分享阅读带给每一个人的快乐与成长。从文风来看,她喜欢用短句和多段落的写法,恰恰又是和自媒体时代这种阅读心理不谋而合,所以读来不觉枯燥,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悟。
(三)
宋怡慧老师在这本书的后记《我的阿嬤是一本好书》里,深情地回忆了她那位文化水平不高却极为支持她读书的阿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身体力行,她才会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始终坚信,阅读的力量,可以使人内心坚强,可以使人温良恭俭、善良开朗。
我不由地想起了已经去世的祖父。尽管他只是上过私塾和读过几年新式小学,在后来的革命生涯里并没有太多机会与书结缘,但对于子孙后辈,他始终认为读书才是正途。犹记在那个图书并不丰富的小镇里,他载着我到书店去挑选我感兴趣的书籍。每年暑假到广州佛山这样的大城市里,他也是带我到书店去转悠,背回一包包在小镇听都没听过的经典。
他后来跟我说了一句让我铭刻在心的话:藏金不如藏书。
我后来在想,如果今天我对自己还能有一份道德的自觉约束、还有一份对他人的同情理解、还有一份为人处世的温柔淡泊,都是阅读、都是祖父和父辈在阅读习惯的培养和传承下,留下的一份精神财产。
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