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684/0a0ec48e3370bdb5.jpg)
一
“悲欢离合愁人面,迎来送往湿汗衫。”
从千百年前的十里长亭,到现代的车站、码头、渡口……有人送别的地方,每天都在演奏着一曲曲阳关三迭。
中国人喜和不喜分,于是,离别中自带的悲苦特质,便成了文人墨客们寄托哀怨、别诉衷肠的理想场所。可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雕章琢句之后,一首首或婉约清丽、或豪放不羁、或催人断肠,或通俗易懂的古、现代诗凌空而出,留给世人无限凄美的遐想。
然而今天,我不送人,人也不送我。除了开头两句临摹似的调侃,我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作诗词歌赋。
五月京城的火车站,身后一个大背包,左手一袋食物,右手牵着儿子,汗水早已弄花了我精致的妆容。
带孩子出门,多少提前量都不够挥霍,多好的计划都可能出现意外。
原本时间是足够用的,可儿子在来的路上起了疹子。成人拇指般大小的硬疙瘩如同来皮肤上参加接力比赛,一个又一个接连冒出来,完全不给人适应的时间。
行李箱临上车前快递回家了,里面的药品一样都没带在身上,火车站医务室里也没有药。儿子坐在候车室椅子上一会抓一下这里,一会抓一下那里,每抓一下我就知道,又有“运动员”来报道了。
我感觉没有什么能比现在更糟了。以至面对母亲频繁的打电话,我竟一点好态度也没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684/df1635426ab0d7a7.jpg)
二
终于挨到上车。车上冷气开得足,我们如同钻进一个两头开着口子的大山洞,初夏的暑气顿时被隔绝在山洞外面,耀武扬威地向我们招手。
除去一身燥热,我的心才稍微平静一些。
软卧包厢里坐着一对老夫妻,一个年轻女孩倚在两个下铺中间的桌子前。女孩长得不十分漂亮,但身材高挑、气质尚佳。一身米黄色连衣裙配同色遮阳帽,飘逸长发的笼罩下,一张不十分白皙的瓜子脸若隐若现,浅笑嫣嫣,完美诠释了女人的阴柔之美。
儿子自顾爬上铺位,坐在角落里悠荡着双腿,看样子他比刚才舒服多了。
我一边站在包厢门口观察,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里面三个人说话。
主要是女孩在说。只听她一件一件地问东西是否带齐。接着又把刚才问到的东西一一翻找出来。一次性拖鞋,各种食物,空调毯子……她起身去打热水,可惜水还没烧开,又拎着空保温壶回来了。
现在这么体贴孝顺的孩子真不多见!我不由得在心里给她打了个高分。
临近开车,老父亲撵女孩下车,女孩一把抱住妈妈不松手,恋恋不舍的样子比之恋人之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送她下去吧!”老头子不苟言笑地对老伴儿说。
“这么黏着妈,肯定是个不自立的孩子,多半是惯出来的娇娇女。”我心里刚给她打的高分又降了下来。
因为想找列车员换铺,我寻到车厢口。没成想女孩还在那里站着,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妈妈在旁边一脸无奈地催促她下车。
列车员也让女孩下车。女孩嘴里嘟囔着,“不是还有几分钟开车吗?”列车员一凛,随即缓和出一张标准的职业脸,“你好女士,我要关车门了!”
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正好被女孩听见,她抬头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我见她红着眼睛。她又抱抱妈妈,才转身下了车。
“您女儿真孝顺!”回到车厢后,我对阿姨说。阿姨嘴上埋怨着女儿,脸上却掩饰不住,笑着对着老头子说,女儿走时又哭鼻子了。
“不经常见面吗?”我问。
“不是,我们总来,越经常来,她越黏着我们。”
“这可真好!”我由衷地说。
一提起孩子,恐怕嘴巴再笨的妈妈都能打开话匣子,阿姨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女孩三十六岁,一直单身,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大城市晚婚很正常。”
我掩饰着眼中的惊讶安慰阿姨。看来我判断错了,女孩倒是个女强人。
阿姨正说着,女孩打电话进来,可能是有点耳背,阿姨开着扬声器。
“妈,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见电话那头问道。
阿姨调侃说:“我明天到家,后来就来行不行?”那头才破涕为笑。
后来她们又陆续通了几个电话,话题的琐碎程度让我不屑一顾,但我真羡慕他们的亲子感情,完全没有因为代沟、成长和分离而变淡,反而如陈年老酒一般,越久越香醇。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684/09821a627ff8f19e.jpg)
三
安顿好一切已是下午两点多,我和儿子躺在稍显拥挤的铺位上。儿子已经进入梦乡,我却没什么睡意。
火车仿佛一个大摇篮,不分老幼地把疲惫的旅人摇睡在它的肚子里。车窗外偶尔略过的金色的麦田,像是流动的金子,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稀疏地穿插在成堆金子旁的一架架白色风车,不理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兀自原地转着圈。
想起刚上车的一幕,一首久远的歌断断续续地飘进我的耳朵。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恋人间惜别的情景被琼瑶阿姨刻画的入木三分,只是如此有年代感的画面,今天很少见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我想你,下了班就飞过去看你;我爱你,隔着大洋彼岸也能把娇艳欲滴的玫瑰摆放你家门口;一键视频,世界各地阖家团圆;两部手机,轻轻松松千里共婵娟……
科技发展已经弱化了距离带来的不便和束缚,我们也早已经习惯了用更加快速的网络传输情感,面对面的表达似乎显得老套而肉麻。
所以,哪里还用得着在车站这种公共场所凌乱、呼唤、追赶……?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684/93d5ad8e9d45ab03.jpg)
四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记得早先少年时,鸿雁传书表情义。或折一纸鹤,或择一书签,夹在淡淡馨香的信纸里,一句漫不经心的“我想你”足矣让人怦然心动,反复咀嚼把玩间,全然不觉信纸的页脚已渐渐发黄发皱。
记得有一次我在信中跟远方的朋友提及要攒钱买一件心仪之物。之后朋友每月来信都夹带一张崭新的十元钱,直到我把心仪之物捧在手中,买了胶卷,洗出照片寄给他看。
曾经的一切,缓慢而浓烈,语言也含蓄,情义也真。而如今,相聚太方便,相见、告别的仪式都被简化,我们再难找到在等待中痛苦思恋、辗转反侧的感觉。听惯了满嘴的海誓山盟,却看不懂里面是否藏着一颗真心。
如同我思念母亲,当畅通无阻的高铁把我送到她面前时,我们也只是淡淡地坐着说话。我们偶尔也不停地刷着手机,好像手机里有我们更思念的人。
几年前,我在新东方上英语课,其中有一节课的主题叫“Say Love”,外教让我们回去之后勇敢地对身边人表达爱意。当时我嘲笑主题选的矫情做作。如今想来,它竟像一盏指路的明灯,早早地给了我指引,只是当时的我看不懂罢了。
今天,当我看到女孩和她妈妈交流情感时,当我不忍心嘲笑女孩的真情流露时,我才发现,这种未被简化的真实情感,是多么难能可贵!
她仿佛帮我打开了一扇久未开启的窗子。
阳光通过锈迹斑驳的窗子,瀑布似的倾泻下来。温暖了我心里冰冻的一角,久违的情感热烈地包围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