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第一单元进行了认真备课,这是一组识字课文,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的识字方法各不一样,有看图识字,有韵语识字,有字族文识字,还有字谜识字,编者这样编排,我想应该是告诉老师和学生,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采取一定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备课时,发现第一课含有浓浓的文化元素,体现在四个扇形图画上,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和冬雪,是四季的代表,加上一些词语组成的两行短语琅琅上口,其中的景物都是学生熟悉的,如草、花、鱼、鸟等,在备课时我重点备这一课的图画与词语,因为是看图识字,课堂上就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取信息,如“春风吹”,就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看一看风吹柳条,柳条随风摆动,湖边桃花盛开,再想象燕子归来等等,在观察中训练说话,理解动词“吹”。这一课中的“秋霜”一词,学生应该不理解,课堂上应提前预设到这一点,并用图片展示来理解,降低理解的难度。总之,第一课的课堂识字以图画引导为主,在图画中理解,图与字紧密结合。
第二课《姓氏歌》,由《百家姓》改编而成,是一篇韵语识字的儿歌,共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前4节用问答式来介绍“李”、“张”,后两行用加一加和偏旁识字的方法介绍“胡”、“吴”、“徐”和“许”。儿歌的第二小节列举了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和“诸葛”、“东方”、“上官”和“欧阳”四个复姓。
这一课在教学前,我觉得应该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姓名组成,自己姓什么,同桌姓什么,名字中的哪个字是姓氏,哪几个字是名,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学完这篇儿歌,学生们应该达成这样的认识:1.中国的姓氏有很多,有单姓,有复姓(姓氏较长的介绍一下就行,不要求识记)2、姓氏的识记方法有很多,加一加、说偏旁,组词等等。文中的一些新出现的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渗透在儿歌识字中进行,结合具体的汉字进行教学。
《小青蛙》一课,是字族文识字,它是一种融汉字规律与诗文中识字的方法,由四川鄢文俊等几位老师编制。本课以“青”为母体字,派生“清、晴、请、睛、情”这些子体字,编成一首儿歌,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
这一课备课时我把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设计为:发现清、晴、请、睛、情的特点,并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区分。为了突破这个重点,课堂上,我准备从“青”这个字入手,引出青蛙,引出青蛙的样子(学生摘取儿歌语言描述),板书眼睛、清清、事情等词语进行比较教学,预设:这几个字有学生一定会提出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进行识记、区分,这也是一个好办法,要大肆表扬。通过这首儿歌的学习,掌握青字族的汉字,这只是一个开始,目的在于用学习这首儿歌的方法识记更多的字族,如门字族、尧字族、皮字族等等,课后适当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选一个字族创编两三句短小的儿歌,老师可以给一个示范和指导。
字谜识字是第四课的识字要求,这一课相对于其他三课来说,要难很多!首先,难点一:字谜的谜面与谜底是什么;难点二:如何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一课的教学,我从课题中的“谜”入手,了解谜语的种类( 字谜、灯谜、动物谜语、数字谜语 等)和组成,引入字谜(一),用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完成第一则字谜的朗读,用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完成这一课生字的过关,为了紧扣这一课的训练重点,从谜面中提取重要信息猜字谜,我也设计了几则字谜:左一木,右一目,左右相遇成朋友(相);用尽力气追赶白云(动)……
通过备课,我发现这一单元除了要完成教参所要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还要达成学生的认知重点和心理需求,教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多重备课,才能让课堂变得丰满、厚度和广度,愿下一单元的备课研磨,能够发现更多……
备课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