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报告

作者: 大苏大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1:49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作者背景:乔治·赫伯特·米德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从1894年开始,米德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执教了4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最后10年对社会学系的影响使该系享有米德的前哨之称。米德是出了名的实用主义者,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写作背景:米德生前没有出版过著作,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课堂记录和他的部分手稿作了系统化的工作,出版了《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心血的结晶,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米德认为,要理解,人就必须研究人的行为。

第一篇 第1章【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他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解释心理活动。他的社会心理学要表达意识的发生过程,说明人“自我”怎样在,人的行为内部和从人的行为中出现。他不否认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精神的现象,而反对把意识当作是实体的结构。米德反对把现象还原为简单的行为单位,反对把经验等同于反应。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开始,精神、自我和社会产生于这一过程,而互动、精神、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题。

心灵是社会行为主义的逻辑起点。米德看来,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其生活世界里不停地想做某事以及去做某事的动因。认为心灵是由生理性的冲动和反应性的理智的共同互动构成。

人与动物都有心灵,但人的心灵独特之处在于具有以下的能力:1.以符号表示环境中的客体;2.预演对客体可选择的行动路线;3.抑制不合适的路线,选择可公开采纳的行动途径。人能根据形势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在某种形势下的特有的活动,并做出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反应。他认为心灵的产生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心灵从发生和功能上都是社会性的。

米德认为人有“自我概念’”即有心灵的个体能够成为其自身的对象。他认为,自我是客我和主我的统一体。“主我”是行动的自发性或冲动性,因人而异。“客我”是个人自我反思其他有机体的有组织的态度。主我是下一时间的客我,客我是早期的主我。

在米德看来,社会制度是共同体成员对某一特定情境的反应。强调个体的心灵、自我以及思维活动都取决于参与的社会活动。认为社会是关于共同活动的构成模式,借助符号互动维持和改变其状态。米德在运用心灵、自我来研究社会及其制度维护和延续的同时,还用以看待社会是如何变迁的。

评价:

优点: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体系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

(1)以互动论的观点来分析心灵、自我与社会,论述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并把注意力转向了社会行为的一般属性,发现了自我、心灵与社会的一体性;

(2)从社会因素来考察人的精神活动,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3)在方法论上,主张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描述和解释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

缺点:中庸色彩浓厚,观点不够鲜明。忽略逻辑关系,分析存在片面化。

(1)米德的理论综合了众多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思想,这使他的理论存在明显的折衷色彩,一些理论观点缺少验证的可能性;

(2)他简单地将自我认为是“主我”和“客我”的互动,忽略了人的动机、潜意识和情感在互相过程中的作用;

(3)强调人行为的社会性,却否认人在物质生产中建立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以致把任何个体间的关系和共同活动都称之为社会,把人类社会和昆虫相提并论。

个人感悟:读了这本书之后,虽然依然存在着诸多疑惑和不懂的地方,但是大概的意思也算明白。米德认为交流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一种行为形式,是个体或有机体可以成为自已的对象。读完这句话后,我就想到了,每次我跟别人说话之前都要先和自己说一下,看看有没有哪里说错了或者有什么忘说了。还有就是针对别人的邀请,拒绝的时候要把语言再三斟酌在说出口。这些结合自身实际的思考,或许就是最大的收获吧。

总的来说,米德关于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的观点紧密联系着现实生活,仔细研究之下发现生活上很多实例,运用他的观点对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有裨益,从而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向好发展。

相关文章

  • 《心灵自我与社会》——社会中的自我行为符号

    社会中的个人,时时思考着内心和社会大众的拉扯。 《心灵自我与社会》,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学者乔治·H·米德,是美国实用...

  • 拾慧之十丨米德的人类社会观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报告

    正如我们所知,乔治.H.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先驱之一,在授课的时候提出了大量有开创性的见解和推论。尽管他在这方面有...

  • 《心灵,自我和社会》笔记1

    身体本身不是自我,只有当他在社会经验的脉络中发展了某种心灵的时候,它才会变成自我。 心灵是通过由处于某种社会过程或...

  • 心灵与自我

    我爱码字。可惜,当初没做码农。 码字是内在认可的一种途径,用以窥探我的灵魂,我的逻辑。 同时它被用来疗愈我的灵魂。...

  • 自我教育读书倡议——我读书,我快乐,我提升!

    人人修行净化心灵,人人读书训练思想,人人讲理社会和谐。再加一条:人人锻炼强健体魄。 教育,自我教育,能引导人反思自...

  • 安定与连结

    安定与连结 内观正念心灵成长团体举办三十七期社会公益活动,最近几期的主题是非语言沟通。据科学研究报告,非...

  • 书单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 时代的精神状况 心灵、自我与社会 确定性的寻求 论人 霍布斯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实用人...

  • 你读对书了吗?好书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选书?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书本对我们的身体、心灵、心智、情感、经济等方面产生影响,让我们对自我、对社会、对世界有新的认知...

  • 打造“读书分享空间”

    今年以来在单位推行“读书群”,建立了“自我成长读书群、“自我成长与亲密关系读书群”、“自我成长与亲子关系读书群”已...

  • 给心灵松绑ss22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 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 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fm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