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这两天郁闷不已,因为他眼看着就要到手的晋级和丰厚奖金,因门卫的一句话,全都落了空。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公司领导张总在决定晋升小黄之前,和亲戚朋友吃了一顿饭。
席间,一位亲戚问:
“听说你们单位要提升小黄,对吗?”
张总纳闷地问:
“我们公司的事,你怎么都知道了?”
“要是你们公司别的事,我还真不知道,就晋升小黄这件事,我偏就知道了。”亲戚看着张总笑了说,
“我爸不是你们公司的门卫吗?小黄要晋升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我爸说,你们公司好多员工他都不认识。
之所以认识小黄,是因为小黄是属青蛙的,眼睛长在头顶上,每次进出大门看着都比你张总派头还大呢?”
这让张总陷入了沉思:
“小黄平时工作积极主动、兢兢业业,跑前忙后地给公司开拓市场,原来私底下是一位不知道尊重人的人。”
张总知道,公司门卫平时没什么事可做,就是看人、观人,所以练就了一副最独到的眼光。公司每个人每天的进进出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和工作状态都看在他的眼里。
一个人平时的表现才是ta本来的样子。
门卫对一个员工的评价,最能判断出这个员工的人品和涵养。
就这样,小黄的晋升之事被搁浅。
看看,一个保安门卫的差评就让小黄用即将得到的高职位和丰厚的奖金来买单,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该怎么避免类似于发生在小黄身上的悔不当初的经历呢?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进入职场的前提条件
还是说小黄的这个例子,他在领导的眼里是勤奋和努力的员工,为什么在门卫面前又换了一副模样呢呢?答:看人下菜碟。
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被人“下”过菜碟,不容易逮住一次给别人“下”菜碟的机会,就不想放过了。
其实,被人“下”菜碟,还是我们的社交能力不强。
“看人下菜碟”真正的意思是要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具备见什么人应该说什么话的能力。
看到领导不献媚,见到门卫不傲慢 ,是我们应有的素质。
但不管是和领导还是门卫碰面,最起码的尊重是不可或缺的。
伊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为谁也不是懦弱到连自己受了侮辱也不能报复的。”
职场亦如生活,互相尊重是正常社交的前提条件,有时候还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乔治•波特是一家旅馆的员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让一对老夫妇住进了自己的房间,因为客房满了。
第二天,他又彬彬有礼地询问老夫妇昨晚睡的可好?
后来,他才知道,那对老夫妇是当时美国赫赫有名的威廉•阿斯特的父母,威廉•阿斯特是当时美国有名的酒店大亨。
这个机遇让乔治•波特成了希尔顿酒店的总经理。
有人说是乔治•波特是幸运的,我们不否认幸运的成分,但彬彬有礼和为人着想的品质更是成就他幸运的根本。
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友好相处,已成为衡量我们能力的标准之一。
二、与不同的人融洽的相处,也是我们职场能力的体现
二十世纪初,一个外国人能在当时风云际会的上海滩叱咤风云,实数不多见,但犹太裔房地产商哈同就做到了。
提到哈同,不得不提到他的妻子罗迦陵。
罗迦陵是一位出色的社交达人,社交范围可以说是下至平民,上达皇族。她认了隆裕太后的母亲为干娘,为丈夫进军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
人脉即财脉。交好一个人或许不会为我们的职场之路添砖加瓦,但得罪一个人就相当于在我们的职场之路上埋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形形色色的人。因为我们的行为或语言一旦引起有些人的反感,可能就无意中给自己添了一个“敌人”。
当然,抛开功利方面,我们没必要也不应该用语言和行为去伤害别人。
有个故事讲的很好,就是说你伤害别人的时候就好像在一个木桩上钉上了一颗钉子,当你得到别人的谅解时,就相当于把钉子拔去了。
可即使钉子被拔除,但钉子在木桩上留下的痕迹却不会再消失。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过:
“你伤害过谁,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你,他绝不会记住你的任何优点。”
我们不一定要做到让所有人都记着我们的优点,但是我们绝对可以做到让周围的人不光记着我们的缺点。
这做起来并不难,只需要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赞赏的动作、一个礼貌的点头。
三、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地点是在瑞典的“蓝厅”。
“蓝厅”是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这个厅的面积不大,也就容纳1300人左右。
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颁发诺贝尔奖?因为这里有对人的足够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7569784/708a009cebe41d4c.jpg)
进入“蓝厅”之前,墙上有一个小伙子的雕塑,这个小伙子不是王公也不是贵族,只是修建“蓝厅”的普通工人当中的一员。
再走几步,有一幅油画,画着一个普通工人,这是给当时建筑工人送啤酒的搬运工。
“蓝厅”把尊重普通人放在了上层建筑的高度,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身份相得益彰:
不管你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什么学历,只要你对人类的发展有贡献都可以站在这个领奖台上。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没有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每个人的出生背景、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等等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我们只和同类人打交道的话,那就真的成了郁达夫所说的“生物之群”。
但生活的精彩、职场的精彩,乃至世界的精彩都是多样性的构成,当我们能时常给别人着想时,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时,能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对方沟通相处的时,我们就会收获这个世界的令一番美丽。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不光是让职场的大门为我们敞开,也让我们在职场中赢得别人的尊重。
我是红七六,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记得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转发”给您身边的好友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