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如果有让你写影评的冲动,那它应该还不算太差。
《七月与安生》,叙事清晰,故事简单,一如它言简意赅的题目。
13岁那年,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为了朋友。她们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张扬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吸引。她们以为会永远陪伴在彼此的生命里,却在18岁那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从此,她们开始了长达九年的无声战争。
看似一场闺蜜反目的恩怨情仇,其实远非如此。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七月,每个人都是安生。
说到底,其实不过都是你自己。
安生洒脱,自由而不羁,13岁的时候,她对七月说,我宁愿一辈子不发育。于是18岁那年,她陪七月去买内衣,自己却不穿。她说,你也像我一样吧,体会什么是自由。
七月安静,严谨又聪明。她说,在我和安生的友情里,我是被选择的一方,可我心甘情愿。
所谓“心甘情愿”,不过是规避风险,因为她是被选择的一方,于是她可以心安理得地站在安生身后,站在生活的风口浪尖,指手画脚,并保护着自己。
中国式哲学讲究“明哲保身”,七月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个词。
家明犹豫,摇摆不定,他一方面享受着七月带给他的安稳与温柔,一方面向往安生的自由野性,他把自己留在七月的身边,却又将自己最珍贵的玉佩送给安生。
在电影中,他是矛盾发生与激化的导火索,是一个纠结的矛盾体,可在现实生活中,谁又不是呢?
在几何学中,三角形被称为最稳定的图形。在社会生命里,三角关系的稳定性同样适用。七月、安生与家明的三角关系,构成了我们自己。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了一个安生和一个七月。而你自己就是家明,那个摇摆不定的导火索。
小时候是勇敢的,靠着一股蛮劲儿横冲直撞,犯了错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还小。”
就像电影里的安生,偷东西,骑摩托,和妈妈吵架……她几乎什么都不怕,明明自己都已经狼狈不堪,可还是要对七月说:“来,躺在我坚实的臂弯里。”
安生是你的野心与自由,在你的少年时代裹挟着热情与力量而来,炽烈如火焰,那时候有梦想,也敢漂泊。
在破旧矮小的出租房里,安生对七月说:“我不会一直住在这里的,就算将来四海为家,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长大以后,你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世界不再有童话与幻想,你必须要为了未来考虑。就像七月说的:“安生,你不能一辈子漂泊,你总要安稳下来。”
七月是你的稳妥与世俗,总是不慌不忙,就像温水煮蛙,在温柔的环境里将你一点一点溺死。
开始时,七月与安生总是形影不离,紧密无间的,就像我们少年到成年时期的过渡,有梦想,也开始对现实懵懂,我们总以为两者永远不会分开。或者,至少,还不必残忍地在两个人之间做一个选择。
然而说到底,现实与理想,安稳与自由,不过是一个内衣的距离。
安生炽烈刺激,却远隔天涯。七月温柔拘谨,却近在咫尺。要你,你选择哪个?
18岁那年,家明留在七月的身边。而安生选择远走,去漂泊浪荡,去四海为家。
七月的生活是每个人经历的相似遭遇,高考,读大学,按部就班地面试,直到接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安生,就是那个梦想的存在。她遥远,可又在你心底不停地躁动,让你心神不宁,让你寝食难安。
这时候,七月与安生就像是人生的两个方向,在心中撕扯着你。
七月说,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安稳的生活。
安生说,你在象牙塔里,你什么都不知道。
电影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时间节点,13岁,18岁,27岁,个中寓意,不言自明。
13岁,我们懵懂着有了梦想与现实。
18岁,我们放逐理想,向现实妥协。
影片后期处理是模糊而暧昧的,家明在与七月结婚的前一秒终究选择了出逃,留给七月与安生两个人的空间。引起矛盾的人出逃了,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
七月与安生交换了彼此的人生,七月去流浪,安生过日子。这时候,七月变成了安生,安生成了七月。而互换的结果,是她们明白了两个人不可分离。
我恨你,而我,也只有你。
也许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两个人生的阶段,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有后面的路。然而交换人生的选择,以及家明的出逃,也并没有阻挡未来的到来。
27岁,安生开始学着安稳下来。而七月,则刚刚开始流浪,大出血不治而亡。
可是,不论是安生还是七月心底的那个安生,都止步于27岁。
曾经叛逆的安生在27岁选择过上安稳的生活,而曾经安稳的七月却在踏上漂泊之旅的27岁因为意外而亡。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导演巧妙地用这个时间节点告诉我们,现实,只准许你叛逆到27岁。
安生死了,而七月永远地活着。
流浪的七月活在安生的小说里,安稳的七月活在安生的身体里。
被放逐的梦想最终留下来了,可也不再是当初的那个。经过现实的质问,她变得老练沉稳,就像七月一开始希望的样子。
影片的最后,安生把流浪的七月写进自己的小说,在小说里,她可以永远不用停下来。
希望在每个人的心里,你的梦想,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