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被锁了,我愣是没发现一个敏感字。今天的话题本就很敏感,要是不锁多少有些奇怪。)
![](https://img.haomeiwen.com/i5823151/b66a0f377da9898f.jpg)
《追光》是一部电影,是市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光影育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必看影片。要不是附近商场的群里发出了第二轮展播的通知,我都忘记了学校曾经发过这个红头文件。这次认真浏览了一下电影海报,主角竟然是缪()伯()英。她是中某共第一位女党某员,老家就在我所工作的地方,与杨某开某慧还是好朋友。我去过她的故居,知道她的丈夫是何()孟()雄,但我所知也仅是如此,这样一来,我更想去看看这位奇女子了。
我们提前了5分钟入场,买票时显示已经不可选的座位上仍然空无一人,直到开演十多分钟仍有人进来,可见并非所有人都似我般兴趣满满,更多的孩子只当是在完成作业吧。影院里有很小的孩子,过程中啼哭了几次,观影到一半时开始陆续有人进出,但总归还不算太闹腾。电影开始前,我交代了5岁的弟弟“觉得不好看的时候就闭上眼睛休息,不能发出声音,更不能中途出去”,整个过程中,他沉浸于爆米花的香甜以及剧情中,也跟着我们看完了全剧。
接下来该说说电影了。
缪伯英生于清末,父亲早年间中过秀才,书香门第出生的她在1919年以长沙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北京结识了一生挚爱、伴侣何孟雄,经他引荐,与当时宣扬进步思想的李某大某钊结识,从而成为了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后改名)的第一位女党某员,之后积极组织群众运动,为妇女解放做出了极大贡献。
她一出场,便是一个典型的湖南辣妹子形象,热情、机灵、泼辣,救了当时被北洋某军某阀追捕的学生何孟某雄。在她的落脚点——开慧的家中,再次与一群进步青年相遇。在女子学校率先剪短发,组办女子工读互助小组,自由恋爱,加入思想解放阵营,辗转多地开展地下某党某组织工作,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女性的信仰与力量。一接到任务,便精力满满,哪怕自己还在发烧之中。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拼命三郎的苦干精神,她的精力被迅速熬干。怀孕时挺着肚子游行,组织妇女运动,挺身救下苦难女性;在战火中剩下儿子重九,从此落下病根,咳嗽不止。最后在国民某党的某次追捕中潜入水中,被救起后医治无效死亡。她的死,到此时再看,仍令人惋惜,如其丈夫所言,“身体是革mou命的本钱”,只有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能开展更多的运动。
不知为何,每次看这样的爱国电影,我都会落泪。他们齐读李先生的《青春》时我哭,见到开慧时我也哭,他们高喊着“工友万岁”时,目睹他们的坚毅勇敢我也哭,何孟某雄被关押至监狱时我更想哭,也许因为我也算半个开慧人,也许因为我想到伯英和开慧与我年纪相仿,也许我想到她们也还有年幼的孩子......
观影过程中,有个极大的感受——我要放给我的学生看。让他们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有个多么伟大的女性,更要让他们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甚至改变世界的最好武器,还要让女生知道,最好的年纪不应该浪费,要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做最有价值的事情,从而牢牢把握自己的人生。
那些读了书、救了国、丧了命的新青年们,确为吾辈楷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