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找我抱怨,说过了个国庆假期,宝宝一点也不乖了。
睡觉之前大哭大闹,睡着了也不安分,翻来覆去,夜里还经常惊醒闹腾。早晨去上班更是煎熬,宝宝一看到妈妈穿衣服就拉着妈妈哭,不让出门。
朋友说,以前那么乖的宝宝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呢?
原来,朋友想趁国庆假期好好放松一下,把2岁的宝宝送到老家,和娃他爸偷偷溜走,过了几天愉快的二人世界。
在宝宝心里,妈妈这几天“消失不见”了,抛弃自己了。
失去了安全感的宝宝很害怕妈妈会再次消失,所以,连日常的小分离都不能接受了。
安全感的缺失不仅仅表现为孩子不乖,更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有科学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到3岁半时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好依恋关系的同龄孩子更强,更容易受到同伴的追随和欢迎,也更富有领导才能。
而缺乏安全感的宝宝容易胆怯退缩,缺乏信任,没有自信心,情绪不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差,难以跟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有些爸妈会说,孩子小时候什么也不懂,可以放心地交给老人带,等孩子大了懂事了,再接到身边来教育。
而事实上,安全感是孩子健康人格的基石,0-3岁为安全感养成的关键期。
婴儿4个月后开始认识爸爸妈妈,这之后,会非常依赖爸爸妈妈的呵护,一旦发生分离就会产生恐慌。
在这个阶段,安全感对于宝宝而言,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还有些爸爸妈妈会说,我那么关心孩子,尽我所能给他最好的,怎么还会缺乏安全感呢?
那么,哪些行为可能会破坏宝宝的安全感呢?
1.宝宝3岁之前的母婴分离
3岁之前的孩子,视妈妈为整个世界。
有心理研究显示,宝宝3岁之前与妈妈分离超过21天,会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
很多不得不和宝宝分开一段时间的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宝宝对自己情感冷漠,怕羞不愿见生人,甚至有一点点自闭倾向,不肯开口说话。
这是因为在和妈妈的长期分离中,安全感严重缺失,感受不到爱与依恋,对健康人格的形成造成了很大障碍。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说过: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知识上,而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
满满的安全感,来自于陪伴,在宝宝3岁之前,妈妈要尽可能地陪在宝宝身边,关注他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这是给宝宝最好的爱。
2.缺少告知的分离
觉得宝宝缠人,找个借口偷偷溜走;
怕宝宝哭闹,上班或是出差不告而别;
嫌带宝宝麻烦,宁愿加班也不愿回家...
在宝宝眼里,爸爸妈妈随时都会毫无征兆地离开,心里充满不安和担忧,又怎么能建立起安全感呢?
让宝宝接受短暂性的分离,就要让告别充满计划性和仪式感。
即使宝宝哭闹,也要告诉他,爸爸妈妈去上班了,下午就会回家。下班之后,首先给宝宝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意。
3.家庭氛围不好
父母经常吵架,爸爸妈妈情绪不稳定,都会让宝宝处于紧张和不安中。
宝宝不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高兴或不高兴,感受不到父母之间的和谐与爱意,经常性受情绪失控父母的惊吓,会变得小心、胆怯、没有安全感,更会失去积极探索的勇气。
所以,一个家庭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恩爱,然后教会孩子去爱。
4.经常吓唬孩子
很多孩子其实都是在惊吓中长大:
“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妈妈给你生个弟弟,就没以前爱你了!”
“不乖的话,警察叔叔要抓你了!”
这些大人开玩笑式的话,孩子其实都会当真。
妈妈总是说着不要自己,孩子真的会以为随时会被抛弃。久而久之,安全感不复存在。
想要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就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不要企图用吓唬的方式让他安静,更不要容忍身边人对孩子吓唬式的玩笑。
5.忽视宝宝的情感需求
宝宝什么也不懂,只要不让他饿着冻着就好,很多家长还在用这种传统理论带着娃,只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而完全忽略真正的情感需要。
宝宝哭了就给他喂奶,不哭就让他一个人待着,只顾自己玩手机不愿陪宝宝玩...这些都会增加宝宝的孤独感和不安情绪。
适当放下手机,停一下手边的工作,陪宝宝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甚至多跟他进行目光交流,对于安全感的建立都大有益处。
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了安全感缺乏,亡羊补牢总好过无所作为。
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多跟他交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理解他的想法和需要。
同时,正视他在这个家庭的地位,尊重他的存在,跟他一起制定日程表和生活计划,让他明确了解明天会发生什么,下周会有什么安排,爸爸妈妈一直在他身边。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重新建立起他安全感的盔甲。
安全感就像是孩子的一件战袍,是让他穿上战袍勇敢探索世界,还是赤裸着胆怯地迎接人生,决定权就在于爸爸妈妈3岁之前的给予。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满满的安全感,温暖、勇敢、积极、阳光地迎接属于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