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母亲葬礼的那天,Fleabag虽然没有化妆,但脸颊的那一抹红娇艳欲滴,就连平日里的发卷也显得生命力旺盛,向外张扬。
她站在镜子前为自己的满面红光烦恼,刚失去母亲的女儿应该向她姐姐那样,脸色苍白、眼神涣散,整个人向外扩散着悲伤的气息,那才是失去亲人后应该有的样子。
姐姐和朋友责备她,每一个来参加葬礼的客人,在悼念完她的母亲后,都忍不住感叹她很漂亮。
葬礼上的气氛应该是压抑的,整个场景像是黑白画面,人也应该是无色的,只能是黑白灰,稍微带点彩色,就显得大不敬。
那天,Fleabag像往常一样用餐,姐姐向她吼道,“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吃下去的?找点事情做!”。看到她荣光焕发,男友疑问:“你哭了吗,我怎么没看见你哭?“。
哭得歇斯底里、形容枯槁,这大概才是人们心中失去亲人的样子吧!
可是没有人知道,Fleabag的心里长了一根钻心的刺,不能碰触。
这一段就像是在说我自己。
-01-
走着走着开始知道岁月无情,噩耗不经意间纷至沓来。
寒假我去看望姥爷,阳光像一束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他笑嘻嘻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小重孙打架。吃饭时胃口很好。
有时候正常是一种假象。
隔天,当妈妈告诉我姥爷病重时,我心里是不相信的。
我又去看他,他已咽不下东西,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体力。
癌细胞扩散了,姥爷疼痛难耐。
深夜,他在叫喊,我在哭泣。
站在姥爷的床头,无数次想要交换生命,承受所有的痛苦。
天空是一张灰色的巨网,任凭你怎么走都走不出去。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无能为力。
那天下午,他们将姥爷由卧室,转移到客厅。
昔日的记忆涌上心头,就像电视剧里英雄在落幕之前,总要回放一段过往的光辉岁月。
眼睛里的水满了,不断向外溢出。
姥爷火化后,这一切都变了。
在姥爷的葬礼上,我整个人都是游离的,好像这一切和我无关。
当亲戚们哭得歇斯底里时,我只能低着头掩饰。
直到下葬、灵堂拆除的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我再也见不到他了“,眼睛里的水又蓄满了。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亲人去世了,而其他人都健在,你会觉得这一次的去世,是一次巨大的浩劫。
在很长的岁月里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你会发现任何人都无法在你身边留下来,这个时候,对于死亡就会有另一种看法。
-02-
当我妈打电话说大舅病逝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顶着一个空脑壳收拾东西,搭表哥的车一起回家。
大舅的病明明恢复的差不多了呀,我怎么也想不通。
车子飞奔了12个小时,到家时已接近凌晨。向在守孝的亲人们打过招呼,就直奔我妈问原因。
我大概是没以我妈预测的场景出现,进门先跪倒在棺前,再大哭一场。
我妈带着责备的口气说,“大舅这么疼你,你为什么不哭,你怎么这么傻”。
那个时候心里太慌了,我和大舅之间隔着大海,跨不过去。
我是真的伤心和不舍,但那一刻我没有流泪。
听到我妈的话,我很自责。
可是,我并不想逼自己和别人一样哭,关于悲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
-03-
在葬礼上的哭泣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因为风俗,这点从多年不走动的亲戚身上能够看出。
他们总是人没到哭声已到,进门扑通跪倒,边哭边说出自己的不舍,门两旁的人,一边安慰一边扶他们起来。
他们特意挣扎几下,才站起来。当他们抬起头来,你会发现有些人的眼泪还没淌到下巴上就干了,有些人脸上并无异样,仿佛刚刚的哭声是从墙壁的缝隙里钻出来的。
有一种哭泣真的是因为伤心和不舍,这样的人多是至亲以及生前和自己亲近的人。
有一种哭泣是对自我的反省和自责,多为子女,比如生前不够孝顺、没有尽心照顾。
还有一种是哭给别人看的,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孝顺,然而真正孝顺的人,是不需要证明的。
当然,具体原因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剧中的Fleabag看起来不像伤心的样子,可是她会毫不留情的和继母互撕。最好的朋友去世后,她变得怪癖敏感。
那些亲人离世的悲伤,虽然经过了漫长的、足够的光阴,在她心中仍然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我亦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