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有时候也会打肿脸充胖子。
宋国的国防部长要杀他了,对方居然迂腐的先砍树后杀人,因此孔老夫子侥幸未被杀死而逃亡。他不由得小确幸自己大难不死,是老天给我仁德,所以某某能奈我何,洋洋自得一番。有点类似雷锋日记的感觉,时不时做点好事,自个记牢,偶尔看了还有个乐呵。
人有自信是个好事,可惜当年儒家思想未被春秋战国各领导人接受,只有汉朝尊儒以大一统经营管理国家后,老夫子才慢慢被摆上神坛。想起老夫子的生平和许多著名画家差不多,生前苦苦在事业上努力,但未被社会和大众认可,等到斯人已逝,才发现该人价值,可惜可叹。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算虚话。他的儒家思想使当时落后的社会物质和广袤国土的统治获得理论基础,每个朝代一般维持个2-300年不成问题;尤其是儒和吏相结合,成为士大夫族群,平民和小地主通过科举也获得部分出仕渠道,使其有机会打破阶层障碍成为统治阶级,也很好地安抚了这部分人群;而老百姓能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发展,减少战乱纷纷,人不如狗的悲惨处境,所以当社会的上中下阶层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好处,它的长久畅销是水到渠成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释】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