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同你朝夕相处、同床共枕的人,却一直在谋划杀死你,这才是世界上最可怜、最悲惨的事。
昨天的这则新闻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天津男子张轶凡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陆续为妻子小洁购买了十几份保险,保险金额可达两三千万,将妻子身亡后的受益人设为自己。
然后带妻子去泰国普吉旅游,在一家别墅酒店将小洁残忍杀害,后伪造现场向岳父母谎称妻子溺亡。
尸检报告显示,小洁死前很可能遭受了严重的暴力,致使多处外伤,肋骨骨折,肝脏撕断。
小洁死于这个泳池中
更可怕的是,他们1岁多的女儿很可能亲眼目睹了妈妈的死亡!
张逸凡和小洁的女儿笑笑原本性格开朗,但在事发后性格大变,白天经常愣神,夜里总是哭醒,每次都一边哭一边喊“害怕”。
从前笑笑和妈妈最亲,到了晚上只找妈妈,但在小洁遇害后,笑笑一次都没再提过找妈妈。
大人们都不敢相信1岁多的孩子能明白什么是死亡,于是反复试探笑笑。
小洁母亲找各种机会诱导笑笑说出“爸爸妈妈”,每到此时,笑笑都瞬间沉默。
笑笑究竟看到了什么?她的沉默到底意味着什么?没有人知道,张轶凡一个人的贪念,是不是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2.
有预谋、有计划地对孩子的母亲、对别人的女儿、对自己的妻子痛下杀手。
为了钱,总有人可以突破为人的底线。
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湖南新化的何某吗?
为逃避10余万的网络贷款,先给自己买了100万人身意外险,后利用借来的车辆伪造坠河现场,制造车毁人亡假象,企图骗取保险金。
为了让妻子戴某花顺利拿到赔偿金,他所有的事情都瞒着戴。
结果,不明真相的妻子,写下“绝笔信”后,携一双儿女溺水自杀。
何某得知真相后向派出所投案自首。
荒诞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呀!
讽刺不讽刺。
这世上,还有大量这样的故事在发生,我随便戳几个。
杀妻、杀女、杀父母……一个都不放过。
不只国内,国外也“不甘落后”。
这些案子看下来,只能说,触目惊心!
我大学是读法律的,后来转行做投研,就是因为曾遇到过类似案件,深深冲击到自己的价值观。
一个老公想离婚,就提前给老婆体检买保险,之后悄悄把老婆吃的维生素变成精神药物。
最后,老婆输了官司去精神病院了。
男的享受保费和孩子抚养权,够狠够绝吧。
人心之恶,不敢想。
所以,各位,保险也许是个好东西,但真不能随便买!呵呵~~
.3.
“骗取巨额保险”,一个个就为了这么个目的,不要了脸,不要了人格。只能可怜他们的家人,错付了人。
但我这里想强调的是——
骗保这件事,不只是坏,更是蠢。
保险公司不是傻子,为了防范此类道德风险,自然也会设计很多规避措施。
简单举几个例子。
第一,客户不发起理赔,保险公司不会主动赔偿;意外失踪死亡需经公证,至少2年后才能索赔。
拿湖南怀化的何某来看,他是隐瞒妻子戴某花投保的,戴根本不晓得要去找保险公司索赔。
而保险公司,也没这个义务,去随时关注客户的生死,然后主动赔钱。
即便之后戴发现了保险合同,仍然没那么容易赔到钱。
因为何某虽然车沉了,但尸体没有找到啊。
根据规定,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必须满两年,他妻子才能向法院申请,宣告何某死亡。

然后,去保险公司申请赔偿金。
所以,这两年何某要隐姓埋名,像隐形人一样生存么?拜托,武侠小说看多了吧,这都8012年了。
第二,被保险人不满10周岁的,身故保额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被保险人已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拿将2岁女儿推进洗衣机淹死的继父来看,假设平安保险给了赔了20万,人寿保险就不会再给他赔了。
就算他买了几百万、几千万的保额,没什么卵用。
第三,保险理赔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家保险公司也是要调查取证的。投保后不久就出险的,买巨额身故保险金的,势必引起保险公司怀疑
拿天津张轶凡的例子来看,累计3000多万的身故保险金,指望拿着合同保险公司就立马给赔了,开什么玩笑。
根据媒体陆陆续续曝光的情况,加上多份合同的代笔签名,保险公司很容易就发现漏洞了。
保险公司不是你想骗,想骗就能骗。
最后,借用一位微博网友的话,奉劝那些存着坏心思的人:
“由于跟公安的内部关系,我知道大量骗保案件。
有些高智商犯罪做的几乎天衣无缝,但照样被侦破,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是因为,保险公司的风控专家本身就是最高明的骗保大师。
你们那些小技俩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小孩光屁股跳舞,一眼就能看穿。
所以,骗保这事根本不可行,请放弃!”
更多理财小技巧解析,欢迎关注我的共众号 :资识研究所(ladymoney66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