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 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 读书笔记

作者: CarterKwok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16:04 被阅读141次

立个flag,新的一年,我要读12本书。

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地读,一年随随便便读12本书也太少了...

精读。

并且做成12篇推送。

这就是第2篇。

一起来阅读吧。


这两天把《如何阅读一本书》来回翻了几遍,不得不承认,这本初版于1940年的书是一本详尽的、系统的教你如何读书的书籍。也不得不承认,对于我们已经读过至少10年以上书的人来说, 这本书真是有些“奇葩”。

就好像你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十几二十年了,有一天,突然有人说:哎,你知不知道一直以来你走路的姿势都是不对的?走路时,首先应该如何如何,接着应该如何如何......

你作何感想?

作者在本书中与我们探讨了与“主动阅读”有关的问题,以及着重描写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和与之对应的11个规则,还分别讨论了几类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这部分内容我忽略了,没有收录在我的笔记里)。

由于这本书有点难读,毕竟是70年前的书了,部分内容有点与新时代的阅读有些脱节(如:电子阅读);写得也比较学术,部分内容有些晦涩;所以我也参考了许多书评。

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有褒有贬。认为此书是好书的,基本上都为这本书做了读书笔记;认为此书不好的,也结合自身原因给出了批评;当然,也有那种丢下一句“这本书真垃圾”就走的不负责任的读者。

对于以上评价,写这本书的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又是如何“回应”的呢?我认为,作者对这些“评论”的回应,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一般来说,我们因为两种目的而去阅读。

1.为了获得资讯(信息)而阅读

2.为了求得理解而阅读

作者说:阅读就像打棒球。写书的人,是投球手,他们将自己想传递给接球手(读者)的信息传递出去;接球手(读者)则应尽自己所能去接球(作者传递出的信息),所以,我们要主动阅读,越主动越好。


主动阅读应该问的4个问题

要想做到主动阅读,你要问自己4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阅读的4个层次

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每个层次代表着读者不同的需求和阅读能力。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又称基本阅读,简单地来说,就是“识字”。

基础阅读基本上都能在小学期间完成。它又分为4个阶段: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关注重点在于:时间,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一本书的“大意、主旨、重点”。在这个阅读阶段,你要回答一个问题:这本书在谈什么?或者:这本书的架构(结构)是怎样的?又或者: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检视阅读共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1-有系统地略读;

步骤2:粗浅地阅读。

为什么你要先系统地阅读?

因为你拿到了一本书,但你不确定自己想不想读;又或者你想读,但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读。在这两种情况下,进行系统性地略读对你的帮助比较大。

步骤1:系统略读的6个步骤

1. 看书名页,有序先看序;要特别注意副标题或者作者写本书的特殊角度。这能使你对本书的主题有个概念。

2.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 看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

4. 读出版者的介绍。出版者为了将书本卖出去,会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书的主旨。

5. 挑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 随便翻翻,念个一两段,尤其是最后几页,找“主要论点”,留意主旨。

步骤2:粗浅地阅读

我们大多数人受到的教育是“读书、学习时,遇到不懂的,就去查阅资料,尤其是学习英语时”。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样会破坏“阅读的乐趣”,你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我有什么地方不懂”,而不是“我真正读到了什么”。

你应该从头读到尾,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直接略过。哪怕你只理解了一本书的50%,那也是你的收获。而这50%的内容,也能对你在后来重读略过的部分时有所帮助,增进理解。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是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是最完整的阅读。

分析阅读分为3个阶段,一共11个规则。

阶段1:找出一本书正在谈论些什么



规则1: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正在阅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越早弄清楚越好


为什么要知道?

因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何尽早知道书的类型?

使用检视阅读。

规则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论些什么,即,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概括出这本书的整体内容。


规则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最重要的部分。将全书的纲要列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规则3有一套可以套用的通用公式,在你使用了规则2概括出一本书的内容后,你可以依照第三个规则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

1. 作者将全书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又谈了另外的观点。

2. 第一个主要部分又分成3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 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4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不过,你大可不必对每本书都这么大费周章,做大纲也不必真的面面俱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个大概,达到自己满意又不会花费太多精力的程度就够了。

还有就是,你不一定非要跟着书里的章节划分来做架构,作者画出架构,是为了写好书;而你画出架构,是为了让自己读懂书。就比如说这篇读书笔记,我也没有完全照搬作者的章节划分,而是按照适合我自己的方式,稍作了修改。

规则4:你要发现作者的意图,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解决的问题。


阶段2: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规则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透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要想沟通顺畅,双方必须明白对方的意思。这其中,作者所使用的词语是最基本的单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说:“你个锤子”。

锤子,至少有3种含义:

①:工具。我们用来钉钉子的工具。

②:手机。锤子科技研发的智能手机。

③:方言。可以用在朋友间互称,表示“傻瓜”。

你必须弄明白,我所用的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才能够与我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这个规则共分为两个部分:

①找出重要的单字,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

②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含义。

什么是重要的单字呢?就是那些关键字和一些专门用语以及特殊词汇

比如说《引爆点》中格拉德威尔所使用的名词:内行、联系员和通讯员。弄不清楚这些字词的意思,你就无法理解书本的内容。


规则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如何找到关键句?有些作者会直接标注出来(如加粗、使用下划线);一般来说,包含有关键字的句子也很重要。

如何确保你理解了这句话的主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用你自己的话来复述一遍。如果你发现你只能机械地重复作者的言论,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者不能举出实例,那么你要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这个内容。


规则7:找出作者的论述(论点),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规则8: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那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阶段3:公正地评价一本书


规则9:暂缓评论。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先不做任何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读懂)了(这本书)”


规则10:避免争强好辩。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11:化解争议。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这三个规则在一起所说明的是批评式阅读的条件,而在这样的阅读中,读者应该能够与作者“辩论”。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得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做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是作者在解释完这三个规则后的总结内容。

我对这段文字,深有感触。因为类似的“不负责任的辩论”,的的确确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说,你一定见过这样或类似的评论场景:

评价某部电影:我看过,垃圾。

评价某个APP:我用过,废物。

评价某个餐厅:我去过,难吃。

评价某个人:我见过,傻逼。

评价《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读过,破书。

其他:请补充。

这类评论,都有共通点:

看起来相当情绪化,看起来像“喷子”;评论者仿佛是带着某种“负面的情绪”在做评论。


只有简单的“观点评价”,如“好”或“不好”,没有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由于没有补充说明,单从评论上,你很难判断这个人是否真的看懂了这个作品

这样子的评价,其实和“喊口号”没什么区别,只是高喊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任何的论据、论证;缺乏理论依据的评价,其实就和缺乏论据的论点一样,弱不禁风

而且,这种点评方式,对作者和其他读者,也是很不公平的。最起码,你应该写出自己这么认为的理由。哪怕你不是专业的点评人员,文笔没有那么好,没有那么专业,你也可以照实写下自己的感受。

例如:

电影:我不是很喜欢这电影,故事拖沓,演员演技差,五毛钱特效。

餐厅:我不喜欢这家餐厅。服务质量跟不上,服务员态度不好,上菜速度慢。

前后对比一下,是不是后面的评价感觉更好一点?不仅表达出了你的“不同意”,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支撑你的观点,看起来就不那么“喷子”了。

有趣的是,我看到很多对《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评,都是一句话,类似:名不副实;装逼书;不适合我;这类的观点性评价。我打赌这些人一定没有读到这3条规则~

好,如果你真的读懂了,而且想反对作者,你该怎么办呢?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批评: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 作者的知识不足

说一位作者知识不足,就是在说他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

例如:达尔文缺乏基因遗传学的知识,这些是由孟德尔及后继者研究证实的知识。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对遗传机能的知识一无所知。

2. 作者的知识错误

说一位作者的知识错误,就是说他的理念不正确。

例如:地球是平的,等论点。

3.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说一位作者是不合逻辑的,就是说他的推论荒谬。

一种情况是缺乏连贯。即:理论和结论连不起来

另一种情况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

4.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说一位作者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就是说他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或是他并没有尽可能善用他手边的资料或是他并没有看出期间的含义与纵横交错的关系,或是他没发让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第四层次的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又称比较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其实我个人认为主题阅读有点像做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

在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你首先要观察研究范围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接着按照这5个步骤来阅读你的书目。

步骤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首先用检视阅读将这些书整体浏览一遍,确定相关的章节。注意,在主题阅读中,你的目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读完整本书。所以你的关注点在于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


步骤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作者可能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指代。

比如说有人喜欢把音频文件叫做mp3,还有人喜欢把音频文件叫做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你要知道,这些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为了方便你的阅读,你要简历一组属于自己的词汇,把作者们使用的词汇归类,变成方便你理解的。


步骤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步骤4:界定主要次要的议题。


步骤5:分析这些讨论。

至此,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就记录完了。


其他建议

作者还提供了其他的一些好建议,我在这里也一并记录下来。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你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书成为你的一部分最后的方法是——写下来,即,记笔记

记笔记有3个好处:

1. 让你保持清醒

2. 帮助你思考和表达

3. 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3种笔记:

1. 结构笔记

重点记录全书的架构

2. 概念笔记

重点在于记录作者的观点和提出的概念

3. 辩证笔记

记录多个作者或多本书籍对于相同主题的讨论

几种记笔记的方法:


1. 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4. 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

6.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

作者还专门用了很大的篇幅,分别介绍了不同读物,如: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歌、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等书籍的读法。我个人感觉有点难以理解,可能是我阅读能力太差的原因,也可能是这本书年代太久远了,所以我放弃了阅读。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

全文完。

2017/03/3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 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zy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