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彭小六哥认知升级读书写作
别只顾着阅读速度和数量,该升级你的阅读系统了

别只顾着阅读速度和数量,该升级你的阅读系统了

作者: 彭小六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9:41 被阅读26759次

1.

在清朝,曾国藩想买一套《二十三史》大概要花费他半年的俸禄,那是相当的贵;
现在想买一套《二十四史》大概是1300块钱;
这两天电商大促,一套《二十四史》只要六百多块钱就可以搞定了。


在欧洲,印刷术兴起之前,《圣经》是要抄在羊皮纸上的。
所以那时的《圣经》数量非常少,解释《圣经》讲什么的都是神职人员。
所以谁手上有这本羊皮卷,他就可以解释上帝是怎么说的,反正你们没书,我有书,你们也看不到。

所以在那个时代,你的阅读力和记忆力越强你就越厉害。
比如如果你能把一本书背下来,你就相当厉害了。

后来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普及,书籍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
前面讲到《圣经》一开始抄录在羊皮纸上,在古德堡印刷革命之后,变成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本。
那个时候知识类的书籍都负责传播重要的信息和内容,所以在那个年代,你知道得越多,就越有竞争力,你看的书越多,你就越是博学多识。
此时信息不对称的竞争力就开始显现。
当我们读的书比别人多,就拥有一种竞争力。
也就是我比你先知道,我比你先了解,当我想要把这个知识传播给你的时候,我就具备了竞争的优势。


很多人问小六:
“为什么小六你去了一趟台湾,你背回来两箱子的书,这么辛苦干嘛,大陆没有书可以看吗?”
大陆当然有书可以看,但是因为出版流程的原因,台湾香港地区的新书上市的时间要比国内早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半年时间,想想看,我比你先知道半年,然后我研究半年,然后我教你啊,你要不要给钱啊?——这就造成了一种信息不对称。
小六买这么多书,也是想制造这个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李笑来,古典老师们一直鼓励我们学英语,目的也是这个。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讲知识管理的时候,一直在提高大家阅读的数量和速度。
我们在知识管理训练营的前两课也是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比如通过快速阅读达到三十分钟读完一本书,用主题阅读读大量的书籍,其实就是提高大家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想帮助大家建立起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过程。
比别人先知道,比别人多知道。
所以追求阅读的数量和速读在一定情况下还是很有必要,比如最新的资讯,最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研究,我们要比别人先读,快读,然后去实践去分享。

速度和广度都有了,精度呢?精度的事,阅读帮不了你。
你得靠你自己钻研,实践,琢磨,思考。
精通实际上是行动力的事情了。

2、新的追求阅读能力体系:好奇心,检索和系统思考

有了信息不对称,是不是就足够了?
未必。
特别是在当下人人都有手机,每个人的桌面都有几个屏幕的时代,
我们发现好像并不是读书读得越快、越多就越好。
我们虽然懂得了一些阅读方法,但是我们对于阅读这件事情好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这里最重要的因为是我们的时间和读物完全被碎片化了。


想象一下,在当前这个时代,当你要读书的时候,你会怎么读?
比如你想要了解什么是终身学习的概念,你找书的话可能只能找到一两本。
但是通过检索资料,比如通过百度、维基百科、公众号文章等,你可以搜索到很多类型的文章,对它们进行快速判断和整合,看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的,哪些是你觉得没有价值的。

对于书本的选择,在这个时代也是这样的。
我在台北的诚品书店和我的同事一起去挑书,我们怎么挑呢?他推着车子,把有营销、写作等关键词的书都会推过来给我,我就坐在那里快速地一本本翻,快速判断是否值得我们买下来。

你会发现,如何找书也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在那么多同一品类的书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其实也挺难的,这也是一种能力。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具备的能力不是读得快、读得多,而是如何快速搜索、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的能力,然后判断这些知识是否能为我所用。


所以这是我们第一个概念:我们的阅读能力要升级
从原来的只是追求数量和速度,慢慢变成提升自己的搜索能力,提升自己的好奇心,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涌现出来的新东西要有一种好奇,要充分练习,如何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对新冒出来的概念、新的事件、新的关键词做检索和定位,然后我们要用独立思考能力来判断这些信息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和你的同事都想学时间管理,谁会真正能学好呢?
一定是那个最先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最先学习、最先尝试的那个人。

我们现在不止是和全国的人一起竞争,而是跟全世界的人一起竞争。
我们需要锻炼的是从原来的信息不对称慢慢提升到认知的不对称,你要具备搜索能力、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把这三个能力用到快速实践的过程中去,你才有可能超越别人。

下一篇我们接着聊:

三个步骤全面升级你的阅读系统


[梦想早读会]正在寻找想一起早起,一起学习,一起死磕自己的小伙伴哦!
详细介绍:只服务简书2%的终身学习者


我是彭小六。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哦。
喜欢就关注我,或者点赞打赏一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ynch0571:已收录《千赞专题》,欢迎关注: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032a478c3dbf
  • 梦娜: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挑书真的很关键,挑到好书后,理解后,再进行实践!
  • 文羽墨:怎么说呢?对于读书我是这样想的:
    孔孟老庄所在的春秋战国的年代,论书的数量,阅读的速度,明显低于现在。但为什么他们的言行著作被我们学习发扬了上千年。说白了,儒家,道家等文化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中国文人的思维。
    所以,我喜欢读经典著作,尤其是古文。《道德经》,《南华经》,《论语》,《孟子》四书绝对够我好几年的学习了。
    在认知提升和修心养性方面,我认为古文经典更加适合我。
    当然,古代可没有如此适合我的工具书。所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工具书,如:生活技巧,职业技能等。
    这些工具书,自然是越新越好,毕竟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认知总体水平在提高,工作效率也在提高。
    而思想,哲学这些提升心灵境界的书籍,当今社会反而不多,因为人心太浮躁了。
    文羽墨: @彭小六 六哥你太谦虚了,小弟不才,还请多多指教。
    彭小六:@墨羽文 谢谢你的补充
  • 912c87f0162c:边学习边思考而后实践。没有实践都是虚的!
  • 912c87f0162c:先下手为强。比他人先学习!~
  • 20288ca237a5:所谓读书,曾经在于量,现在应该在于质,曾经的量是快速帮你了解世界,现在的质,应该是帮你了解社会的规则,量和质都要注重,一本好书带来的价值远高于10本垃圾书,垃圾书看起来很舒服,实际只是在浪费时间,mark
  • 小键盘虾:每个人读书的出发点都不同,所以方法也有异同,不能说小六哥说的有错,只能说有不管什么方法一定会有其局限性!每个人在看文章的时候觉得对的自己就吸收借鉴,不认同的就跳过就好啦~
  • sohofans:我现在觉得小日本的很多书都不错,能够快速运用,内化为自己的武功
  • 一心走路:信息之上是知识,知识之上是智慧。做事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读书。
  • 萧俊介:相比浅阅读,还是更喜欢慢慢品味的感觉。
  • 易小辞: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是为了数量和速度呀?以偏概全。读书是一种兴趣,每天静静地看一两个小时,这样就蛮好的呀。浮躁、功利,这些真的是人们想要的吗?还是被别人引导成这样的?建议多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smile:
  • Ares1981:以前用精读,三个月也读不完一本书;现在开始学习快速阅读,只抓重点,希望一周可以读完一本。
  • 733f0f1c1725:读书是自己与写书者的心灵旅行。
  • 爱读书大花猫:这个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身处信息的洪流之中,获取信息成本越来越低,不在有信息垄断,即使是大公司的基层小职员也可能与大boss站在同一高度,甚至比老板知道更多,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知道什么信息对自己最重要,评价取舍信息是第一步也是不同以往读书方法的最大区别,其次是信息运用
  • 小白创业:突出的主题是什么?表达的思想是什么?比较失望
  • f94035d99cbe:阅读与实践认识的先行者您好!祝早安吉祥!
  • 娜么好玩:刚看起就带疑问那些谁都还不知道的新书你是怎么知道哪本好不好,当然后面给出答案了快速阅读,开始还没想到这层,《如何阅读一本书》讲了很多,基础阅读,快速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不管阅读什么都可以套用,关键还是要思考,主要还是想说纯术的方法论精神支柱不够强的话容易走偏,难道看书就为了跟人产生信息不对称去拥有那种优越感,碾压众人么,获得利益么?
  • 山如兰:林语堂和梁实秋都说过,我只读第一流的书。
    这也符合80/20法则吧。市面上那么多作家和书,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够好的?你啃下去的书,能吸收转化的,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差不多。我逻辑不严密。见笑。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确很重要。一个人知道一本书,明白这本书,和能执行这本书里的东西,是三件不同的事。
    清澈的北风:@如兰Rulan 天呐,你还认真了?你以为他真会看你的回复?:whale:
    山如兰:哎呀我的妈呀,你竟然追上来认真地扯住俺的衣襟,用认真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瞪着我问啦?!
    你这么认真地问,我必肃然起敬诚实认真地答啊。

    还是林语堂先生说的话,比我说的好。我引用他的话,行不?

    他说哈,一个事实一经写下来,我们读者读的时候,对所描写的事实,产生一种脱离是非,真正旁观者的角度----真正有益的读书,是能引领我们进到这种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

    人们往往耗费许多时间去读新闻报纸,这不能算是读书,因为一般的新闻读者,他们的目的,沦为得知一些毫无回味价值的事实经过罢了。抱着完全求知的目标而读书,等于一个参议院在发表意见之前准备的阅读旧案和报告书,这是在搜寻公事上的资料,而不能谓之曰读书。

    世上并没有人人必读的书,但有必须在某一时间,必须在某一地点,必须在某一环境之中,必须在某一时代方可读的书。

    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尚没有达到可读一本名著的相当时候,他即便勉强去读,也必觉得味道不好。孔子说,五十读易经,就是这个道理。辩识力,心智,智慧,没有成熟时,不能理解易经中淡淡的滋味和圆熟的智慧。

    一个人能发现他所爱好的作家,是他的智力进展里边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去寻找和自己的性格节奏性情相近的人,借着这个方法,才能从读书中飞跃地成长,获得最大的益处。

    不过数年之后,你会渐渐厌倦这一个作家,便会去寻找新的文字上的爱人,等有过三四个这样的最爱,把他们的作品完全吸收贯通了以后,自己也变成为一位有光彩的作家了。

    这些都是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说的话。我记得个大概。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等于我对着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涨红了脸,搓着双手,小声地说:哎呀,一流不一流,对每个人都不一样啊。

    另,对我有帮助的标准,一个是亚马逊上的打星和读者评论,一个是年头儿够不够久,一个是口碑。所谓群众和历史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吧。:blush:
    彭小六:@如兰Rulan 如何判断一流呢?
  • 职场老炮:六哥还像以前那样每次留言都回复么?
    彭小六:@A000001倍智龚桥 哈哈,你的必须回
  • 小兄弟:唯快不破
  • 格子mm: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固然可取,但想要跳过自己钻研的那一步,就像不打根基就盖房子一样,禁不住震动。我觉得,读贵在有自己的体会、方法,不用跟随大流,亦步亦趋。
  • 从容舒展:曾国藩只能买23史,买不了二十四史..........
    09461bde79bc:@从容舒展 史书也有二十五史之说
  • db8b9910b863:或许读书也不应该如此功利
  • 恨天子淡:谁掌握国王的权杖。谁就有话语权。新时代新内容
  • 深海的妖妖:请问有没有读书群
  • russelllei:建议,不要看那么新的书,多看看经典书,大多数新书,都是垃圾,或者说大多数书都不值得看,等出版一段时间,有了反馈,再选择,会好得多
    0a46a0f36b49: @青木729 Name some of them,we can talk about it.
    青木729: @russelllei 同感,新书大部分都是垃圾,尤其是畅销书,完全没有营养。如果一本书超过5年还有人推介,那这书值得读;超过十年还有人推介,那就值得深度阅读;超过20年还在有人推介,那就应该精读了。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 @russelllei 思想跟不上时代
  • 美景象限:以为这两天真降价,马上去当当看了下,还是1500多一套啊!
  • 1caaf7c12c45:搜索能力、好奇心、独立思考,这三种应该相辅相成😊
  • 小镭Ra:"想象一下,如果你和你的同事都想学时间管理,谁会真正能学好呢?
    一定是那个最先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最先学习、最先尝试的那个人。"
    这话有问题。真正地学好的人,都是切实地使用并经常思考如何优化的人。先学先尝试也有可能先放弃。:smile:
    隐尘非:@小镭Ra 我怎么看了就不思考那,能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就肯定能进步。我在这方面好惭愧。提升之路好漫长……
  • 于素秋:港澳台能背两箱书吗?抽到一本不是就完了
  • 竹空空:读的多了就有提升自己阅读系统的要求了。
  • 秋天的旋律:独立思考很重要,不要死读
  • df78d45e6763:随着时代发展,印刷技术和阅读媒介换代升级,对当下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努力奋斗或逆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山河万朵:读书节奏不可盲从,找到自己的节奏感很重要
  • 山河万朵:小六这种适合知识贩卖商的读法
    山河万朵:看各人目标吧,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blush:
    格子mm: @山河万朵 我觉得读书还是深刻些,随意些,会有更多收获。
  • 廖伟庭:确认自己想要什么?运用搜索能力寻找目标群,快速专注精读这一领域,总结分享传播,与已有知识点关联并织成一张网
  • 山河万朵:为谁而读决定方法
  • 美辰爱写作:很受启发😊谢谢
  • 8e101eebc167: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
  • 晨起清风:你要具备搜索能力、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把这三个能力用到快速实践的过程中去,你才有可能超越别人
  • 左小蝉:印刷术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一些阅读乐趣,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读懂其中的道理,认真阅读,不管是读什么都是有价值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纸张
    娜么好玩:@写作者 重点在读的时候的思考,读自然也是读
    5c9cff5478bb:@写作者 不管怎么样,印刷术都是利大于弊的
  • 孤独之旅:人人能力各有差别,找到合适自己的就足矣
  • 遇见美好ZJF:能挑到好书不容易
  • 马期门阅读:好好学习,😀
    a19f93e544f3:@0602ma 这样啊。
    马期门阅读: @roetem 😃我是在看书《好好学习》,发现和那篇文章不谋而合。
    a19f93e544f3:天天向上。
  • e5dc0b0a8b55:有时候我很好奇电商的优惠真的假的,是不是先提价在降价的,是不是结果还是一样的价格
    e1b137a28ae7:是的,就前两天JD做活动,满200减100,我之前选的5本书平均涨价7~10块。不过跟着活动走还是便宜点,假如,凑齐200需要买5本书,那么总价相对于平时增加了40块左右,再减100就相对于便宜了60块。
    d274f36824cc: @孤单的人要吃饱 还是会便宜些,可能没想象中大,很多书恢复定价卖,但折扣还是有些
    a19f93e544f3:你的好奇 很对,。
  • 亦湫:好
  • 283bdf90dcae:我的头像个性不?
    a19f93e544f3:哪里个性了,请指教。
  • 施二聿行:标题说明了全文,等更新
  • 独酌相亲:终于有新的观念,赞一个!
  • 8d18e31fe15b:說得太好了!
  • d3fa473f2c78:先收藏。细品。这两天看小六老师的文章收获了很多。
  • 小西伯利亚狼:我非常赞同小六的阅读三个层次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时代变得非常重要,我目前就是缺乏系统思考的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跟随到底。
  • 丫丫说话:忍不住点了第一张图片,以为是真的优惠券:stuck_out_tongue::stuck_out_tongue:
  • didi_zhang::+1:这篇很棒 忍不住留言 关注下一篇
  • 隔壁的老袁:挑书也是技术活儿:grin::grin:
  • 鹤壁讷:沙发\(≧▽≦)/
    鹤壁讷: @微信小A 不是下一篇的内容么?
    60fe3044fe5d:三个步骤在哪里??

本文标题:别只顾着阅读速度和数量,该升级你的阅读系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c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