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想法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北大就职演说振聋发聩,他的人生更让人景仰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北大就职演说振聋发聩,他的人生更让人景仰

作者: 青禾的文史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21-02-09 17:22 被阅读0次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在北大发表就职演说:

平时则放荡治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一番话可谓是热情洋溢,又入情入理。别说是当时在现场的学生了,哪怕是现在我们隔着屏幕听来,都觉得激荡人心!

很多人说,让自己想起了多年前刚进大学那会的时光。

蔡元培,1868年生人,17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而且,人家的殿试策论成绩还相当好,二甲三十四名,相当于是全国统考第三十七名。

甲午战争爆发后,蔡元培开始接触西学,之后一直积极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创办过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光复会等。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前往德国柏林,开始了4年的海外留学生活,在此期间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6年后再次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留欧三年又编撰了不少哲学美学著作。

1916年,蔡元培由马赛回国,后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积极革新北大教育制度,提倡学术民主,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

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还邀请到了梁漱溟、徐悲鸿等大师级人物来北大授课。为了让胡适进入北大,不惜帮其伪造学历。

在他的经营下,国营官僚的北大办得一派蓬勃,朝气向上,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遥想当年,不同的学术阵营,言辞激烈,针锋相对,用一支生花妙笔,造出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何等风姿,何等意气。

想来,真是让人心潮澎湃。更增加了对蔡校长高山仰止的崇拜感!

相关文章

  •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北大就职演说振聋发聩,他的人生更让人景仰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在北大发表就职演说: 平时则放荡治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

  • 读书真有用

    看《觉醒年代》的时候,总有一种热血沸腾、振聋发聩的感觉。 剧中再现了蔡元培任职北大校长时的演讲: 「诸君在这个时候...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背景:蔡元培上任之时,面临一个老朽的北大,他以教育家的智慧和魄力对北大进行重生。本篇是他的就职演说,阐明了...

  • 《觉醒年代》北大篇

    看《觉醒年代》: 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大有了新的风气。也因为蔡公,北大成为了今日的北大。 北大,一个多么让学子们向往...

  •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1917)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

  • “文”为脑,“理”为体

    今天看了觉醒年代四五集,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的校长,他的第一举措就是重金广纳贤才,而找的第一职位就是文科负责人,并且...

  • 蔡元培三顾茅庐

    最近看《觉醒年代》,感慨颇多。 为了办好北大,蔡元培可谓呕心沥血,不拘一格延揽人才,为了把新文化运动...

  • 由《觉醒年代》中的蔡元培想到的......

    3月,发现了一部好剧---《觉醒年代》。本来关乎历史的选材就比较感兴趣,再加上于和伟主演,就更加爱了。 ...

  • 2021-07-17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塑造了诸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救国为己任的人,让我们看到人生的无奈,也看到坚持信仰的力...

  • 觉醒年代之蔡元培

    蔡元培是历史中的尊者,在国共两边都有良好的声誉。为尊者讳是东方文明的传统,尊者们往往被一层道德光环笼罩着,从历史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北大就职演说振聋发聩,他的人生更让人景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dc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