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记了是在我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许嵩发了一张专辑,叫做《苏格拉没有底》。
看到这个专辑名称,我很好奇——谁是苏格拉?他为什么没有底?于是我打开了手机浏览器,输入问题——“苏格拉是谁”。
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搞笑,但是那时候的我脑子里连“哲学”二字的概念都没有,又怎么会知道苏格拉是谁呢。
在初一的时候,我有幸在新华书店买到了一本关于苏格拉底的书,书的内容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一些人——比如他的徒弟,或是一些路人的对话体现苏格拉底的精神。
记得当时我最不明白最不理解的是,苏格拉底竟然说他是整个城邦最无知的人,他喜欢拉住过路的人与他们探讨一些问题,对路人一直提问一直提问,最后整个城邦的人都厌烦了他,把他给票死了。
当时我想啊,这位大哲学家在装什么x,明明这么博学却还说自己是最无知的人,这难道不是和一个超级大富翁说自己很穷一样欠打吗。那时候的我有点理解城邦里的公民把他票死的原因。
直到上了大一,我也有一种“我很无知”的感觉。
上市场营销课的时候,老师总爱问我们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个专业名词的概念,当我在脑海里拼命搜寻的时候,教室里某个位置上一个声音已经开始娓娓道来。这种情况很多,当我上人力资源课的时候,当我上微观经济学课的时候,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总是能在讨论一些我没怎么听过的话题。
其实这种情况不是上了大学之后才有,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堂上,都会讨论到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但是那时候的我,只是觉得“我不知道这件事情很正常,那现在他们说清楚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那就行了”,我对我的“我不知道”只是局限在一个问题,没有发散到世界上千千万万个问题,我那时候觉得“我现在知道了就是知道了”,而没有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事我不知道。
总而言之,以前的我知道我对一些事情不了解,但是还没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以前去逛书店的时候,看到各式各样的书,我都幻想自己有一种超能力,一种能够把书从眼睛里塞进去存在脑子里的超能力,这样我就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知道了。
我无法确切形容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是一种什么感受,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多看一点书,涉及不同领域的书。以前觉得提问很尴尬,但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无知这件事情之后,多问几句也没觉得丢脸。
除了觉得自己在知识层面上很无知之外,我发现自己思想的局限还在于不能理解他人的境地——世界上不能理解的事情太多了,对一些人一些事的偏见也太多了。
比如刷微博的时候,我看到“孟美岐、杨超越演戏”这样的字样都会翻个大白眼,我心里想,她们不是搞唱跳的吗,怎么跑来演戏了,我不想看这样的人演戏,我想看真正的演员演戏。对于最近大火的《陈情令》,我也没有很想看,这感觉就像不是很想吃一个刷墙的人给我做的饭一样。
这样的偏见很多,大人搞不懂小孩为什么要追星,一些人不明白蔡徐坤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捧,为什么有人天天要喝奶茶,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为什么不那样……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所不为人理解的选择。以前我会想问,“为什么你不理解我,这样很难理解吗”,现在我知道,“好吧,其实有些事情我也不是很能理解”。
能不能理解一些事情建立在一个人生来所见所闻所想,这是人生的局限。有些思维模式不能被打破,我也不妄想自己能拥有理解每一个人的能力,只是觉得,有时候多一点善良,便是最大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