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人

作者: 褐瞳浅言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08:56 被阅读0次

    【文字家园】

    乡下的老人家永远都是闲不住的!

    天快黑了,每天晚上吃了饭就会去乡间的田野上走一走,每次都能看到那个老人家还在地里做庄稼,驼背的身影看上去很落寞,但老人家总是说有笑的干着活。

    老人家要到80岁的年龄了,只身一人在乡下老房子里,不愿跟城里的子女住在一起,总说自己还能动就要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换做之前我是不赞同老人家的想法的,应该大多数人都是不支持年迈的老人家独自居住,但是当你在乡下跟着老人生活一段时间的话,你就会有所改观,她们对这种生活其实是感到很幸福很充实。

    “丫头,你吃饭了又带着孩子出来玩了”。

    “是呢,婆婆你还不回家啊,天都快黑了,可以收工了。”

    “快了快了,还剩一点点没做完,做完就回家了。”

    同样的话语每天都要对上一遍。

    我忍不住好奇,跟婆妈打听了一番:“妈妈,那个婆婆那么大的年纪了,怎么总是在地里忙活,老人家让人怪不放心。”

    “老人一辈子都扎根在这大山里,习惯了天天闻着泥土的味道。就跟我一样离不开这座山,人老了终归要落叶归根的,在乡下住着更自在踏实。”

    婆婆的话貌似没什么好反驳的。也许这就是别人常说的老一辈的思想吧!

    尊重老人的想法也是一种孝道,似乎对老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婆妈跟这个老人不都是一样吗?总说: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家乡,哪怕住的是土房子都很自在快活。

    是啊,人活着不就是图个顺心顺意。老人不愿去城市,年轻人也不可能早早地就在老家过着养老的生活,三代人为了赡养老人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有些闹得僵持不下老死不相往来都大有人在,想想也没必要做得那么决绝,对老人多一点耐心和理解事情也并没那么糟糕。

    换位思考一下,设身处地的为老人家想一想也是能理解的。一辈子守着这片山,没出去走南闯北,最多就是从山的南边跑到北边,大半生都这样过来了,突然让老人家改变环境她们真的适应不了,心里畏惧焦虑不安,睡觉都不踏实,强行让他们在城里生活,身体都会憋出毛病的,天天忧心忡忡不开心能不生病嘛,这也是这段时间在乡下跟婆婆相处久了才深有体会。家里的老公公老奶奶85岁了好在身体健康,我跟宝贝也闲在家,四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

    其实婆婆她们这个年代的人才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任务还挺重的。赡养老公公老婆婆是他们的责任,虽然我们不是她的义务了,婆婆能帮忙都算是情分,但婆婆一天忙到晚在地里干活为的就是给我们减轻负担。我妈妈常说:“你婆婆完全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她可以养活自己,她不辞辛苦的还不是为了给你们减轻负担,你要多体贴婆婆,心疼婆婆的不容易。”

    这些道理我都懂,时常铭记在心记着婆婆的好,我跟孩子在老家也离不开婆婆的照顾。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是最幸福的,有老人在我们就还能当孩子。婆婆有她的想法跟顾虑,她想能多做点庄稼就多做点,她说还有很多的任务没完成,好在自己有个好身体能挑能抬,在老家生活花不了几个钱,一天忙活就当锻炼身体了,自己家里有田地永远都不用担心饿肚子。

    那个老人家也是这种想法吧,不想跟后人添麻烦,还能自食其力就绝不放手。听婆婆说老人家身体挺硬朗的,身体没啥大毛病,想来也是,要是身体情况不允许她想去干活也没办法,后人也不会让她留在老家了。老人家能天天起早贪黑的下地里,说明身体还可以家里人也才放心留她一人在家吧。

    其实,很多偏远地区的老人家都还在下地干活,广西巴马那边百岁老人都有还在种庄稼的。所以,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谈不上身手矫健倒也不至于举步维艰。去年宝贝的祖祖85岁了还爬树摘核桃呢,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也是很难相信的。老人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这也是她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干活给自己打下了一个好身体的基础。

    婆婆跟老人家挨着不是很远,两个人经常走动,收庄稼割稻谷掰包谷忙活的时候,婆婆都会去给她帮忙收种。这几天两个人背着除草剂药箱四处杀虫除草,打药了还要用锄头再次铲草。四季豆、洋葱、荞头、新鲜土豆这些小菜都出来了,老人家种的菜园很多,周末她的孩子们会回家看望她,顺便摘些蔬菜水果小菜带回城里面。

    老人家看着她们摘菜大包小包的每次都很开心,说做的粮食有人吃她很高兴干活很有劲。婆婆也是这样,再苦再累看着我们老老小小的吃着她做的庄稼,她就感到无比开心快乐很有成就感。我们年轻人总说,做那么多干嘛,又吃不完,随便种点小菜就行了啊。

    可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她们认为什么东西都要种一点点,就算不爱吃自己也要有。饿过饥荒的人都有家有余粮心里不慌的观念。我也慢慢的接受了她们的观点并尊重试着理解,不再干涉婆婆漫山遍野的种庄稼。

    老人家还种了花生,豆子,包谷隔段时间就又能吃了。婆婆跟老人家很要好,年龄差了几十岁,婆婆把老人家当成公婆一样的照顾。隔三差五会去她家里看看,有需要帮忙干些活的就顺手给做了,有啥好吃的也会给送去,前几天我在家做了馒头婆婆也会送些过去。老家没啥值钱和特别珍贵的食品,都是些粗茶淡饭,但是这份心意和情谊是很温暖人心的。

    老人家也会给婆婆拿东西。老人给你东西,一定要满心欢喜的拿着。千万不要说不要的话,不然她们会很失落,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看不上她们的东西,觉得自己成了无用之人。一定要顾及老人家的心理,你收下她给的东西,她会很满足感到自己还有用武之地。

    老人家的后人是很感激婆婆的,因为有婆婆在关照,她们在外面也松了一口气放心不少。婆婆常说:老人家年轻的时候很能干,做的一手好茶饭,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很厉害,在村里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那时婆婆刚嫁过来不久,老人家教了她很多东西,所以婆婆一直记挂着她的好,对她格外的关心,我感觉到老人家也拿婆婆当女儿看待,眼里充满了关爱。

    婆婆的妈妈在外地舅舅那里很难相聚。老人家的子女也在外面很难团圆,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亲人聚少离多,两个人才更加的紧紧相连报团取暖彼此守护。

    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有的老人愿意尝试接受新鲜事物,也有的比较保守传统,需要时间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生活。但不能强求,婆婆以后要是不愿意跟我们去城里,我也会尊重她的决定。就尽量多抽时间回家看看,陪他们说说话。

    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在村里呆的时间太久了,对这些老人家独居颇有感触,朝夕相处下来才了解到老人们的心里真实想法。什么是孝道?我又想了很久很久,尊重她们的生活方式才是对她们老年生活最好的成全吧,也是她们最希望后人尽的孝道吧!

    【文学家园】投稿专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fkurtx.html